中国人民大学工商管理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对于政治复习,其实不必太早着手,我是在8月底启动的,发现大部分同学也是这个时间段开始。推荐使用肖秀荣的全套资料,因为肖老师具备丰富的命题经验,他的书籍对知识点的归纳详尽且深入。我就是按照肖老师的书本进度来学习,新书一出版我就购买并跟进学习,这样问题就不大。最初一个月,我会对照课本,读完一章内容后立即做相应的习题,以加深理解,精讲精练部分我重复做了三次,第一次结合教材同步进行,第二次和第三次则侧重攻克错误和关键点,这样才能真正提升。有种说法是,如果你在选择题上失分过多,总成绩必然不高,特别是多选题,必须在日常练习中找出设陷的规律,考试时才能避免踩坑。掌握好选择题后,就要逐渐接触问答题,学习如何提炼答题要点,找准得分的关键。随着复习推进,时事政治也会逐渐涉及,这部分并不难,多记多背就行。肖老师的八套卷和四套卷非常重要,他近几年的预测题非常准确,令人惊叹。每次做完一套题,务必深入分析错误,不可忽视。问答题部分,四套卷要做,若时间充足,八套卷也可尝试。如果实在来不及,至少要把四套卷的大题目熟记于心。我记得在政治考试前一晚的10点,我还在背诵四套卷的大题,效果非常好,考试时我一直奋笔疾书,虽然选择题稍有不足,但大题回答得很出色,给我加分不少。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真题练习要找一上午或者一下午,整个的三个小时时间,认真写到A4纸上,当作考试对待。然后还是每道题都要看解析,完全弄清楚,不熟悉的知识点标出来,方便再次巩固。真题我是每隔一天做一套,不做真题的时候就把错题拿出来巩固,真题做完又是一个月,今日十二月以后时常看自己总结的错题和知识点,买来了6+2差不多一周练两套,保持手感,查漏补缺就可以了。然后考前巩固一遍需要背诵的公式,做题按部就班不要跳步,整理好思路再往答题纸上写,认真做完就没问题。
考研英语方面:
请注意,考研的时间是宝贵的,无法面面俱到,因此不必过于担忧前期未能完全掌握所有词汇。实际上,在持续的阅读练习中,你将逐渐积累更多词汇。初期,建议每天完成1至2篇真题阅读。首先设定时间限制,每篇文章用时20至30分钟。结束后,不要立即查看答案,而是复查并尝试第二次解答,找出初次可能出错或未完成的部分。接着,核对答案,深思错误原因,如果理解困难,可以借助解析辅助。最后,仔细通读全文,确保理解和掌握每一个单词及复杂句子。这样的流程大约耗时近两个小时,起初可能会感到艰难,但进步速度也将显著提升。
考研专业课方面:
管理学基础理论部分,包括企业战略、组织行为、市场营销等模块。这部分需理解并掌握各类管理模型和理论,如SWOT分析、PESTLE框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等。我建议凭阅读经典教材和案例研究来深化理解,并尝试将理论应用到实际情境中,提升分析问题的能力。
经济学部分主要涉及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关注个体决策,如消费者行为、市场结构;宏观经济学则关注整体经济运行,如经济增长、通货膨胀。理解和运用供求曲线、边际效用递减等基本概念至关重要。推荐使用萨缪尔森的《经济学》作为主要参考书,结合实际经济新闻进行思考和讨论。
再者,数学部分主要是线性代数和概率统计。这部分需具备扎实的计算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凭做题和解决实际问题来巩固知识,例如,利用回归分析预测销售趋势,或者用矩阵运算解决生产调度问题。
逻辑推理是对思维清晰度和严谨性的考验。这部分训练凭做逻辑题、阅读批判性思维书籍,比如《思考,快与慢》来进行。重要的是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够从复杂信息中提炼关键点,理性判断和决策。
在复习过程中,我一直坚持“理解为主,记忆为辅”的原则。对每个知识点,我都尽量理解其背后的原理和逻辑,不是死记硬背。定期自我测试,找出薄弱环节,针对性地加强学习。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也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