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力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将大纲解析与肖秀荣的1000题同步运用,每学习完大纲的一个部分就完成相对应的练习题,建议使用铅笔作答,因为这些题目的质量很高,适合多次复习,特别是针对那些在理科领域或是政治理论基础上稍显不足的同学,你们可能需要投入更多精力去阅读大纲解析,标记出关键段落和知识点以便记忆和理解。我自己出身于文科,且有一定的政治基础,当初做完肖秀荣的1000题后,我还额外完成了大纲解析配套的1000题,但由于时间紧张,未能进行全面的复习。
考研数学方面:
我数学底子不太好,自己看书感觉很慢,而且很困难,因为没什么基础,所以就从基础开始讲起,一直到后面的专题训练和强化提高我都复习了,知识过的差不多我就开始刷题了,不得不说,刷题的过程很快乐,因为不会的题比一开始自己看书的时候少了很多,好多解题思路都复习过了。数学用书:张宇十八讲,张宇概率九讲,张宇1000题(高数部分),李范复习全书(高数部分),李永乐线性代数辅导讲义,张宇真题大全解,李永乐真题解析,各种模拟卷
考研英语方面:
完形填空分值最小,20个空共10分,很多人觉得完型填空没有价值练习,因为很多人练习了还是没有提高,而且分值小,但是这种想法是不对的。考越好的学校,你要的分数就越高,所以一分也不能放弃。完形填空给我的感觉是,近5-6年来的难度降低且难易程度趋于稳定,而不像是10年以前忽难忽易,所以总结规律还是有很大的提高的。完形填空,一次只做一篇,但是每个空都务必搞懂,而且要联系每个空的上下句,完形填空的规律是很多答案藏在文中,就是在填空的上下文中有明显呼应,对于这些呼应应当善于捕捉。另外,完形填空有每次必考的词(如转折、让步、递进、呼应、短语等),可总结出规律提高正确率。97-19年的完型做一遍之后,再把正确答案都填到空上看一遍,加强记忆,之后整张卷子进行练习时就可以检测出自己还有哪些容易错误没记住的知识点,这样下来,完形填空等于做了三遍。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基本概念是基础。材料力学并非单纯的公式计算,它更注重理解和应用。例如,要深入理解应力、应变、强度、刚度等基本概念,知道它们如何影响材料的行为。掌握截面法、静力平衡条件以及胡克定律等核心原理也是必不可少的。
熟练运用公式很重要。材料力学涉及大量的计算,如弯矩图、剪力图的绘制,这需对各类载荷、扭矩的处理有清晰的理解,并能灵活应用相关公式。对复杂的结构分析,借助欧拉-伯努利梁方程或圣维南原则简化问题。
再者,实验和实例分析不可忽视。理论知识的验证往往来自实验室,凭实验直观地观察材料在不同受力状态下的变形情况,加深对理论的理解。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也是考试的一部分,如桥梁的荷载分析、结构稳定性研究等。
接着,解决问题的方法论。遇到复杂问题,先尝试简化模型,逐步增加复杂性。画图辅助思考也是很好的策略,图形帮助更好地理解力的作用路径和结构的受力状态。
定期复习和练习是提升的关键。做题不在于多,在于精,每道题都要力求理解透彻,从中提炼出解题思路和技巧。定期回顾基础知识,防止遗忘。
在学习过程中,我常常利用网络资源,如在线课程、论坛讨论等,这些都能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和不同的视角。与同学一起讨论,甚至模拟考试环境进行自我测试,都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