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情报学考研经验与复习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我没有特别花时间,是十月份开始准备的,前一个月每天2小时,后来每天3小时。资料书方面是一路跟随肖秀荣老师的。一个系列都买了,但是真正用到的也少。资料书是这样的,买多用杂都特别耗费时间和精力,很容易吃力不讨好。风中劲草我近两年都买了,但是这个真的很干货,用起来干巴巴的,个人觉得不大适合政治基础知识不好的童鞋用哈,因人而异,我总是用不下去但是又因为太干货舍不得丢,对哒买资料时候常常深井冰发作啊{:7_333:} 二战后就学乖了,只用肖秀荣的1000题,再用他的知识点提要对照,再就是后面的肖8肖4,去年肖8质量很高,到最后冲刺阶段非常夯实信心,当然肖4是必备的,每年都能压到题是必须的。
考研数学方面:
今年的试题颇具挑战性,颇有张宇风格。复习初期,打好基础是关键,要全力以赴地掌握全书中的每一个方法和习题。我选择了张宇的高等数学教程,以及李永乐的线性代数和全书。每位作者的书籍都有其独特之处,我将李永乐的全书研读了两遍,张宇的高等数学则超过三遍,李永乐的线性代数同样也读了三次以上。十月份起,我开始做四套历年真题,每次得分通常都在130分以上。接着是张宇的八套卷和李永乐的6+2,难度较高,不需要严格按照三小时的时间限制,遇到难题不必纠结,不懂的话可以直接查看答案。每天我还是会抽出一些时间回顾全书。之后,我尝试了张宇的最后四套题,依旧非常具有挑战性,不过今年的实际考试难度也是如此。接下来,我完成了剩余的真题,并且每套只用了两个小时,因为很多题目我在全书中已做过,分数可能不太准确。这段时间,我会专注于错误题目的整理和笔记的复习。最后,迎来了考试。面对大题时,我感到困惑,许多题目无从下手。因此,减少错误至关重要。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前期主要是背单词,我大概每天背2-3h。英语复习一段时间后,积累了一定的单词量,我们就可以做真题了。做真题主要有这么几个作用:首先,阅读中的许多单词是反复考的,(多做几年真题就会发现有些单词出现频率很高),这样有助于我们把握核心单词。其次,我们需要反复琢磨出题思路和出题角度。只要多做几遍,才会有所体会。最后,我们可以感受真题的难易程度,为自己合理规划复习进度,尤其重视最近几年的。因为大家都在说考研英语难,所以都很重视考研英语。至于怎么复习,多长时间复习,都要根据自己的英语基础而定的。知道自己处于什么位置,明白自己的差距,才会明确方向和方法.
考研专业课方面:
“信息管理综合”这门课涵盖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图书馆学、档案学等多个领域的基础知识。理解和掌握这些领域的基本理论至关重要。例如,你需深入理解信息的生命周期管理,包括信息的收集、存储、处理、检索、传播和利用等环节。对信息系统的设计原理和应用,以及图书馆和档案管理的基本原则和实践,也需有扎实的理解。
关注当前的信息科技发展和信息政策法规也是学习的重点。因情报学是一门紧密联系实际的学科,所以了解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信息管理中的应用,以及相关的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法规,将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实际问题。
在学习方法上,我建议采用“理解+记忆+应用”的策略。对复杂的理论知识,尝试用自有的话去解释,理解其内在逻辑,凭做笔记或者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整理和记忆。尽可能多地去做一些案例分析,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具体情境中,这样既能检验理解程度,也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历年真题的练习不容忽视。凭对历年试题的研究,你了解考试的风格和重点,找出常考的知识点,有针对性地复习。定期模拟考试环境,进行限时答题训练,提高你在真实考场上的应对能力。
团队学习和个人反思也很重要。找几个志同道合的研友一起讨论,互相答疑解惑,会大大提升学习效率。每天对自有的学习进行反思,看看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需改进,也是持续进步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