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交通运输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9月-10月,精讲精练和1000题第一遍,这一遍要过的细一些,为了以后复习能更省事。10月中-11月中,风中+肖1000第二遍,小草这本墙裂推荐,花花绿绿的很好看,把大纲的重点都摘出来了,强迫症还一章一章做了比对把我认为重点的补充到小草上之后就弃了大纲。做1000题你会发现真的有些题错一遍错两遍真的还会错第三遍。12月开始政治的比重逐渐加大,各种押题资料也都出来了,主打肖8肖4,其他的蒋5米3任4,20题(时间不够看了一半)也是抓到就做,把常错易混的记下来,考前一天再过一遍。
考研数学方面:
首先,让我们从研读《高等数学》的同济版本着手,接着可以浏览李永乐的全书或张宇的十八讲。接下来,我们要仔细研究线性代数的教材,紧随其后的是张宇的线代九讲。关键在于理解和掌握解题策略和思维方式。如此反复研习两三轮,你会逐渐构建起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牢记重要的公式、思路和方法。如果有些内容仍然不熟悉,那就再重复一次!然后,进入实战阶段,练习历年真题,并尝试模拟试题(张宇的模拟卷非常值得推荐)。此刻,我们并非盲目刷题,而是深思熟虑题目设计的意图,理解为何这样设置,如何应对,以及需要注意哪些细节。当你洞悉命题者的思维模式,胜利就在眼前!十月份开始,专注于真题训练,初时可能会遗忘不少知识点,但这恰是自我检测的好时机,务必整理好错误题集。不同教师编写的真题集值得各做一遍,因为他们的解题角度各异,能拓宽你的思路。到了十一月中旬,建议试试李永乐的6+2和高等教育出版社的五套题。十二月,合工大的模拟试卷会发布,如果有空,务必完成,因为这些题目往往与真题有所重叠。
考研英语方面:
我的英语比较差,只过了四级,最担心英语,每天英语都是听说读写练的,在英语上花的时间较多,我用的英语资料是黄皮书,不过这要看你是怎么想的了,自己琢磨。反正每天就是上课,总结经验技巧,一句话,英语就是背和练,背的是单词,美文,短句和语感等,练的就是阅读。英语就是一门语言,实际上并不可怕。在做英语真题前面我先做了一本模拟题,很多人都说没必要做模拟题,其实现在回头想想确实是,如果你能把考研真题阅读中的每个句子结构,语义,单词的意思、文章的结构都搞懂,还是需要很多时间来慢慢思考的,把这个时间浪费在做模拟题上确实即既没意义又浪费时间。我每套都模拟真题时间来做。英语真题我自己把近15年的英语真题word版找到,然后把每篇阅读的句子断开并留下空白,打印出来,自己做完阅读后在空白处把每个句子都翻译一遍然后跟真题答案翻译的比较。我比较喜欢把句子中的生词画出来然后读全文,觉得这样单词记得快,又培养了语感,每天都有固定时间读真题原文。在做完阅读后,就分析为什么做对和为什么错。真题我用的是丁晓钟的,其实黄皮书也可以。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工程经济学的核心是决策。它并不只是关于数字和公式,是如何凭经济分析来指导实际工程项目的选和管理。在复习时,要特别关注成本-效益分析、投资回报率、净现值、内部收益率等关键概念,这些都是做决策的基础工具。
掌握基本的财务计算技巧至关重要。例如,复利计算、现金流量图的绘制、风险评估模型的构建等,都需熟练应用。这些知识点在教材中都有详细的解释,凭大量的练习题进行巩固,能帮助更好地理解和运用。
再者,工程经济学涉及到很多案例分析,这是理解和应用理论的好途径。我会定期找一些真实的工程项目案例,尝试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其经济效益,这样既能加深理解,也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一些复杂的经济模型,如NPV(净现值)和IRR(内部收益率)的计算,理解其背后的逻辑比公式更重要。它们都是为了衡量投资项目的盈利能力,理解这一点,就能更灵活地应对各种情况。
在学习方法上,我推荐结合教科书、参考书和网络资源进行深度学习。定期自我测试,比如模拟试题或者案例分析,帮助你检查学习进度并及时调整学习计划。我还建议参加学习小组或找到研友,一起讨论问题,提高学习效率。
工程经济学并非孤立的,它与财务管理、项目管理等多个领域有交叉。在复习的过程中,也要注意与其他相关知识的融合,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