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离考试只剩一个月我才开始准备政治,购买了包括肖的1000题、考试大纲以及他的八套模拟题等资料。然而最让人沮丧的是,我背诵了蒋中挺的最后五套卷,结果大题目全无命中,考试时只能自创答案,想起来就心酸。当时真怕政治科目过不了,真是幸运逃过一劫。所以选对最后阶段的模拟题至关重要,我个人强烈推荐肖秀荣老师的最后四套题,听说历年都相当靠谱,熟记后及格绝对没问题。毕竟政治再高分也不过是锦上添花。总结来说,对于政治备考,个人认为关键是牢记最后几套题。附注:肖秀荣的《1000题》做两遍足矣。第一次我是一章讲解完后做选择题,第二次重做时将错误涉及的知识点在精讲精炼中标注出来,后续复习只需关注标注内容。
考研数学方面:
我先用的是李正元的复习全书来学习高数(就是粉色的),这本复习全书很厚蛮全的,好像大多数人爱用李永乐的。我对自己的学习自律性进行提升和训练,学了很多实战经验,后面做真题感觉特别有用。买的是李永乐的真题及解析,认认真真做完每套真题,认认真真看解析。各位同学复习的话第一遍就是仔细看全书,概念公式自己不会的不熟地做记号,做全书的题,不会做的再看答案,把自己不会做的或者做的不熟的题目标上记号,以便以后复习。
考研英语方面:
尽管英语学习的资源丰富多样,但关键知识点始终如一。我采取了一种简便快捷的策略(毕竟时间紧迫嘛),那就是钻研历年真题。首要任务无疑是积累词汇,如果时间和条件允许,最好在10月前就能熟练掌握所有必备词汇,以免成为备考的短板。真题堪称最为核心的参考资料,主要的学习模式就是反复做题加翻译。完成完形填空和阅读理解后,建议每日手动翻译一篇文章并理解其含义,这将极大地提升你对考研英语命题规律的认识。这样的努力在面试阶段也会显现成效。对于应试作文来说,王江涛的书是个不错的选择。
考研专业课方面:
材料科学基础涵盖了晶体结构、相图、扩散、凝固、塑性变形、断裂与疲劳等多个重要模块。每个部分都需深入理解和熟练掌握。例如,晶体结构的理解是基础,它涉及到原子排列方式、晶格参数计算等,理解这些帮助理解材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相图则是材料科学的核心,理解不同成分和温度下的相变规律对预测材料性能至关重要。
在学习过程中,我发现理论结合实验非常有效。比如,在学习扩散理论时,配合做一些模拟实验,凭实际操作来加深对扩散过程的理解。同样,凭观察和分析真实的金属或陶瓷样品,能更好地理解它们的显微结构和性能之间的关系。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是考试的重点。在复习中,我经常尝试解决一些开放性的案例题,如设计一个特定条件下的合金系统或者解释材料失效的原因。这种实践性的训练不仅提升解题技巧,还能帮助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
,持续的复习和总结也非常重要。我习惯定期回顾笔记,梳理知识点,形成自有的知识网络。每次复习都是一次深化理解的过程,不仅仅是机械的记忆。
不要忽视教材和参考书的价值。像Callister的《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n Introduction》这样的经典教材,不仅覆盖了广泛的内容,讲解深入浅出,是理解和掌握材料科学基础的重要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