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化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首先,不必急于提前准备,毕竟时间和必要性都不允许,待到考试大纲公布后再着手规划也不迟。初期的政治复习不需要过分依赖机械记忆,因为大部分论述题的差异并不显著,分数的关键往往在于选择题,尤其是多项选择题。其次,政治学习强调的是领悟力,尤其体现在主观题部分。比如马克思主义理论,真的需要去领会其内涵。我还记得当时中午阅读后,午睡时都在思考,马克思的思维真是深邃,竟然能构思出这样的理论体系,呵呵......虽然政治内容繁多,但并非无章可循,如果按照时间线索去学习,许多概念会变得容易理解,这就需要你投入更多的思考。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注重的是思维,不懂的要多想多思考,复习时要有一套自己的方法体系,在做数学题时一定要多动手,所谓的口算、心算不可有,往往造成大错的几乎都出现在计算上。同时,在做真题和模拟题时,一定一定要按照考研时间来,培养时间观念,我今年在这上面就吃了大亏,由于时间没分配好,导致了数学最后一道11分的题没做,大家一定要谨记。要想考高分,复习全书至少3遍,660题至少2遍,真题至少3遍。
考研英语方面:
关于写作部分,它占据了30分,并且分为大作文和小作文。我想谈谈的是使用写作模版的问题。我个人相信,对于那些发现自己创作的文章远不及模版效果的同学来说,背诵模版是相当有益的。然而,如果你具备出口成章、行文如神的能力,那么模版就显得多余了。据我观察,大多数同学还是需要借助模版的,可以先通过记忆模版来积累精良的词汇、句型和表达方式,然后多加练习,最好是能够发展出自己的独特写作风格,适当地修改模版,例如更换词汇或融合多个句子。这样一来,即使你的作文无法脱颖而出,至少也不会成为得分的短板。总的来说,过度依赖模版并不明智,应尽量将其作为工具而非依赖,保持一定的灵活性。
考研专业课方面:
环境微生物学是一门结合生物学和环境科学的交叉学科,理解和掌握其核心概念至关重要。微生物的分类、生理代谢、生态分布以及它们对环境污染的降解作用是需深入理解的基础知识。特别是对各类微生物(如细菌、真菌、藻类等)的基本特征和它们在环境中的功能要有清晰的认识。
要注重实验技能的学习。环境微生物学不仅理论性强,实践性也极强。实验室操作如培养基制备、微生物分离纯化、菌种鉴定等都是考试的重点。熟悉并能独立完成这些实验操作,对理解和应用理论知识大有裨益。
再者,环境微生物在污染治理中的应用也是考试的热点。比如生物处理技术,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等,理解其工作原理和影响因素,能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这部分内容需重点复习。
关注最新科研动态和研究成果也很重要。环境微生物学是一个快速发展且与实际紧密相连的领域,了解最新的研究进展,帮助开阔视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习方法上,我建议采用“理解+记忆”的方式。对复杂的微生物学概念,尽量理解其背后的生物学机制,不是死记硬背。定期进行知识点梳理和总结,构建知识框架,这有助于巩固记忆。做题和模拟实验是检验学习效果的好方法,找出自有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进行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