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考研经验与备考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做题1000题当然必备,建议在暑假结束前做完一遍。当然做的次数越多越好,三遍就不错了。对于错题一定要用错题本,有的同学看题太长了觉得浪费时间,可以把题目错的知识点记在笔记本上就可以,后期反复看。做题不在多,在于精,个人觉得1000题吃透再加上肖爷爷的命题人讲真题完全可以。命题人讲真题一定要买,不要省几个钱打印真题。复习过程中,如果要报班的话,可以很大程度的节省一些时间和精力,做完真题把错题对应知识点标记下来,反复看,发现肖爷爷总结的学生为什么做错就是本人啊……政治是只要投入就有回报的,并且提升非常快,但一定要用心,错误选项与正确选项往往只差几个字。肖四肖八就不用说了买买买做做做。肖四大题一定要背,不过大家是背了就忘,到了考场轻松补充就可以了。没学过的同学可以提炼关键字,有能力的编个顺口溜之类的,要使劲背也要有诀窍。
考研数学方面:
我从三月起便浏览了课本,只是粗略地看了一遍,然后直到五月才重新开始深入学习,这次选择了数学全书。起初,我以为基于大学期间扎实的数学基础,全书应当不成问题。然而,真正开始阅读后,我发现它比我预想的更具挑战性,往往需要花费两三天才能消化一个章节。最初,我会尝试不看答案独立解题,但时常遇到困难或错误,这让我备受挫折,甚至有时会直接查看答案。后来我改正了这个习惯,并在六月底左右完整地做了一遍,但我仍未能形成完整的知识框架。接着,我想试试分级习题集,却发现难度更高,没过多久我就转向了陈文灯的《复习指南》。我发现,《复习指南》在完成全书后再读,变得容易许多,其中充满了技巧,某些解题策略与李永乐的方法不同,我个人更倾向于李永乐。我把《复习指南》当作一种补充材料。到了七月下旬,我又重读了一遍全书,这次我对知识有了系统性的理解,明白了每个问题的核心所在。在第二次通读全书的同时,我也完成了660题,尽管大部分是选择和填空,但有些题目的运算量堪比大题,非常有价值。刚开始我错误颇多,而且越往后做,越发现很多知识点会被反复考察。到了八月底,我完成了第一轮660题。九月开学,我没有去上课,而是开始了第三次全书复习和第二次660题练习,随后开始做历年真题,按时间顺序进行,保留最后两年的题用于模拟测试。做题时不应过分关注分数,关键是掌握知识点。到了十月中期,我已经完成了十多个真题套卷。那时,我购买了市场上流行的模拟题,包括张宇、汤家凤和李永乐的。到十一月中旬,我开始第二轮真题训练,并着手整理错题本,对同类错题进行分类。进入十二月,我开始做张宇的八套卷,同时也买了四套卷和合工大的,不过后者难度过高,每次动笔都觉得无从下手,最终放弃了,我主要集中精力于李永乐的6+3和真题错题。在最后的两天里,我用剩下的两年真题进行了最后的实战演练。总的来说,重要的不是书的数量,而是质量。
考研英语方面:
每天100个单词是雷打不动的,早上记,中午复习,晚上默写,第二天早上再复习,我前前后后把单词书翻了5遍。这里推荐联想记忆和朱伟的恋恋有词,两者共同之处都是联想记忆。在考场上总有没见过的单词,这时候能举一反三的人是相当厉害的,七七八八能猜个大意,相当有用。关于真题。一定要做。个人建议不要上来就做真题。在所有的知识点过一遍后再来做,这样子一方面可以模拟考试,另一方面也可以自测还有哪些知识点没有记牢。每天一套或隔天一套,看个人时间安排。做完之后认真对对答案,分析总结找差距。有条件的话,考前做个两遍、三遍。后期(11-12月)我才开始准备英语作文,我主要用的是《王江涛考研英语作文》,大小作文各背了10篇左右,自己又积累了一些单词和句式,然后写了几份英语模板,以便在考场上可以直接套用。12月份,我也买过一些英语作文的考前预测,觉得也还挺有用的,零碎时间可以多看看。新题型:由于新题型每年题型可能会不一样,有七选五也有判断对错,匹配和小标题,每种题型都会有一定的解题方法,不用特意练习,只要以真题为母版加以练习即可。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数据结构,理解和掌握各种数据结构(如链表、队列、栈、树、图等)的特性及其操作是非常关键的。你需能够灵活运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并能熟练进行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的分析。我建议多做些编程题,实战中加深理解。
计算机组成原理主要涉及CPU、存储系统、I/O系统等部分。这部分需深入理解计算机构造,特别是指令集体系结构、运算器、控制器的工作原理。凭模拟实际硬件运作来帮助记忆和理解。
再者,操作系统部分要掌握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管理和设备管理的基本概念和机制。尤其是进程调度算法、虚拟内存管理等,这些都是常考点。凭设计和分析简单的操作系统模型,提升理解深度。
计算机网络的重点在于TCP/IP五层模型以及各层的主要协议。理解数据在网络中的传输过程,熟悉HTTP、TCP、UDP等协议的工作方式,注意网络安全相关的知识。
在学习过程中,我认为重要的是理论结合实践。例如,用C++或Python实现数据结构,搭建简单的操作系统模型,模拟网络通信等,都能帮助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概念。历年真题和模拟题的练习也是必不可少的,它们不仅能检验学习效果,也能你熟悉考试的出题风格和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