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因为之前是文科生,而且高中的政治底子还在,所以政治上我并没有费什么特别大的力气。基本上是7月底8月初就开始看肖秀荣的《精讲精炼》,同时配套《1000题》来练习和检查对知识点的理解。9月底看完《精讲精炼》之后,又刷了遍《1000题》。刷完以后差不多到11月份,就开始准备论述题的了。所以11月份到12月份初,我主要是肖秀荣的书来准备论述,个人觉得还是比较有用的;同时也开始看时事政治,今年政治的重点还是比较明确的,省了不少劲儿吧。12月份就开始做各种冲刺卷,这个时候我的目标就是尽可能的多见一点儿题,从各种卷子里找出共同的论述题重点。所以我做冲刺卷的重点就是选择题,找出自己存在的知识盲点,及时补上。我并没有背特别多冲刺卷的答案,背的主要是论述题重点对应的内容。各种冲刺卷论述题其实就是老师认为今年的重点,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重点都会出成论述题,所以就可以有目的,有重点的背一些知识点。最后,出来的政治成绩虽然不是很高,也算差强人意吧
考研数学方面:
本人刚开始看数学是去年三月份正式开始,我是一直跟着复习规划走的,上课的时候认真做笔记,课后就把我的笔记在反复看看,然后把复习全书上对应章节的习题认真做一下,不会的就去问老师,这样一轮下来基础打的十分扎实,后期做真题就省事儿了不少。需要注意的是数学要早点开始看,一定要早!这样能多过几遍。最后刷题阶段最好能有个错题笔记本,再不济也要用红笔把做错了或者不会的题标记下来,最后阶段刷几遍。
考研英语方面:
单词复习思路:有整理的考研词汇串记啊什么的,很不错,可以用。考研单词大概5000个,每天100-200,虽然很多单词我不会写,但是看见我能认识就行,自己在平时做题有碰到的陌生单词也会用查一下然后保存起来。完形填空。这是个在考场上没时间就要弃之的题目,基本不用花时间做,有些小技巧自己做题的时候探究一下就好。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基础理论是关键。水利工程专业基础涵盖了水力学、土力学、工程地质等多个领域,每个部分都有其深厚的理论体系。例如,水力学中的静水力学和动力学,需掌握流体的基本性质,熟悉水流的连续性方程、动量方程和能量方程,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对土力学,需理解土壤的物理性质和力学特性,掌握土压力计算和地基处理的方法。工程地质则涉及到地质构造、岩土性质等,这对后期的工程设计至关重要。
实践应用不容忽视。理论知识的学习是为了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凭案例分析和模拟计算来提升应用能力是非常必要的。比如,研究历史上的重大水利工程,分析其设计原理,理解其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运行机制。利用软件进行水工结构的设计和计算,如渗流分析、稳定性验算等,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并提高解题效率。
再者,持续关注行业动态。水利工程是一个快速发展且与社会需求紧密相连的学科。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技术进展,如节水灌溉技术、水电站绿色化改造、洪水预警系统等,不仅拓宽视野,也能为考试中的论述题提供素材。
定期复习和自我检测。定期回顾所学知识,做历年真题和模拟试题,是检验学习效果的有效方式。凭不断的练习,找出自有的弱点,及时调整学习策略,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