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工商管理考研经验与复习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我对政治复习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以下是我使用的主要参考资料:1. 官方教材,我称之为“红宝书”2. 肖秀荣编写的“命题人1000题”,我反复做了三次3. “命题人讲真题”,同样是肖秀荣的作品4. “风中劲草 核心考点”,虽然内容概括得很好,但排版紧凑且色彩繁多,导致我看一会儿就头昏眼花,因此并未深入阅读5. 肖秀荣的“冲刺8套卷”6. “终极预测4套题”,也是肖秀荣的著作7. 任汝芬的“最后四套题”8. 另外还有任汝芬的“最后冲刺10套卷”,但我觉得题目质量一般9. “命题人考点预测”,这是一本小巧的册子,适合用来背诵10. 关于时事政治的部分,我选择了海天出版的资料11. 还有启航的“20天20题”,在考试前10天,我每天都复习四道题,反复看过两遍学习策略如下:1. 扎实基础阶段:首先,九月新版“红宝书”发行后,我用了约20天的时间逐页阅读,平均每天读17页(大约两章)。我会在早上去阅览室,看完一章就做对应章节的练习题(注意!我习惯在草稿纸上做题,因为需要多次复习)。对于错误的题目,我会在题目前标注一个三角形,在答案中标注并用高亮笔突出正确部分,同时在“红宝书”原文中也做好标记。经过短暂休息,我开始了第二轮阅读,这次遇到错误会立即回查“红宝书”。继续标记错误。第三轮,我不再查阅“红宝书”,而是每天在同一时间段内完成更多练习题,持续标记错误。此时,“红宝书”基本上可以搁置一边,而习题集和答案已经足够突显关键点了。我喜欢把答案和习题分开,这样我的书看起来就像普通的书一样,即使在图书馆也没人能猜到我在准备考研。2. 巩固提高阶段:我在暑假买了“命题人讲真题”,但由于那时无法专心,所以我等到11月中旬才开始每天做两年的真题,并初步接触分析题,先自己思考,然后再看答案。3. 预测试题阶段:完成真题后,各种预测题纷纷出炉。按照上述顺序,我完成了任汝芬的“最后冲刺10套卷”、“肖秀荣的冲刺8套卷”、“任汝芬的最后四套题”以及“肖秀荣的终极预测4套题”。我几乎每天上午都会专注复习政治,因此通常不止做一套题。所有这些试题我都至少做过两遍,其中“肖秀荣终极预测4套题”的分析题我仔细书写并核对了答案。同时,我会再次回顾“1000题”,重点关注之前做错的题目。4. 背诵记忆阶段:时政书籍出版后,我在四天内迅速浏览完毕。接着,我开始研读肖秀荣的考点预测手册,边看边记。至此,大部分工作已完成,你可以根据个人喜好调整后续步骤。为了强化记忆,尤其是纠正易错知识点,我会安排时间重新查看“1000题”的答案,不再看题目,只关注答案,特别是我当时做错的题目的解答和旁注。通过这种方式,我确保理解并区分了那些可能引起混淆的概念。
考研数学方面:
一、打基础(自学要2个月左右)教材。每本教材配套的课后习题都要看。没学过数学的同学可以把经典的教材拿来,并参考数学大纲来学习其中的基本概念、理论、方法,大纲中没有规定的章节可以不看,考试一般不会超纲。学过数学的同学如果觉得自己的基础还行,基本概念理论都懂得,也会做基本的习题就可以直接着手使用复习全书。具体做法:每看一节就做一节笔记,把基本的概念、理论整理下来。然后看例题,自己做一遍,如果不会做就看解析,体会解题思路。做完例题就可以做课后习题练手,加星号的和最末尾的难题可以跳过不看。And,自学看不懂怎么办?答:反复思考,反复琢磨。我当时看不懂就做标记,然后集中起来,拿去问别的同学,每次都会受益很多,以前苦思冥想不懂的也会恍然大悟,所以,一定要在自己思考过后的基础上积极寻求别人的帮助~!!这样把教材过一遍之后就做到心中有数了!然后开始下一步!!做真题!!!真题真的非常有用,建议大家至少做3遍,把真题吃透考试也就没有太大问题了。
考研英语方面:
对于写作,我从九月开始,每天早晨会朗读并记忆一些内容,主要是历年的真题作文。这不仅仅限于晨读,到了十二月,我会动手亲自撰写练习,包括大作文和小作文,并且要控制时间。不必担心写得不够好,关键是写完后自我修订。在修改过程中,思考如何提升句子的质量,怎样将已背诵的句型融入其中,目标是让自己的作文逐渐显得高端大气,接近模范作文的标准。至于完形填空,只能祝自己好运了。我没花太多精力复习,只在考前匆匆做了一些题目,考试时能猜对多少也就不得而知了。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管理学的基本概念至关重要。管理学涉及到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核心职能,这些都是构建任何组织有效运营的基石。深入理解这些概念,不仅能帮助答题,更能在实践中灵活应用。
熟悉并掌握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从古典管理理论到现代管理理论,每个阶段的理论都是前一阶段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管理思想的演变过程。凭对比分析,更好地理解当前的管理模式和决策方式。
再者,案例分析是提升理解和应用能力的有效途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的课程往往强调实践性,阅读并解析各类企业管理案例,能帮助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相结合,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管理学还涉及人力资源、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等多个子领域。对这些分支,需有选性的深入学习,特别是在考试中可能会出现的具体知识点。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复习-思考-实践”是一个有效的循环。先系统地复习课本知识,进行深度思考,尝试将理论联系到实际,凭模拟练习或者参与团队项目来实践所学。利用在线资源,如学术论文、行业报告等,拓宽视野,增强理论深度。
自我评估和反馈同样重要。定期做练习题,反思自有的理解是否准确,哪些地方还需加强,这样不断调整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