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字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前面说到英语是靠积累的,而政治不同于英语,它是靠背的。一般来说,进入9月份后,我们才开始复习政治。政治分为5大块,哲学、毛中特、近代史、思修和行策。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来确定复习的重点。哲学部分中的各种原理及方法论基本是高中学习过的,大题部分也是有特定套路的,所以哲学部分拿分相对容易;近代史部分最重要的是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原因、意义等内容;形势与政策与事实联系较为密切。政治复习推荐大家用肖秀荣出的资料,这是大部分同学都会用的,因为它的知识点很详细,真题解析也较为具体。真题要做,但是真题的答题不一定要像考试那样完整地答下来,可以简要写主要的知识点。最后,一定要做肖秀荣押题卷,因为它押中的几率还是很大的,就算不是原题,所用材料也有相似之处。
考研英语方面:
我在暑假期间从基础知识起步,通过配合实际的历年试题来复习英语,这种方法让我觉得十分高效。进入十月后,我开始背诵王江涛的作文,每天都会练习一篇大的和一篇小的,与此同时,我也把真题再做了一遍。这次我使用的是张剑的资料,虽然有些答案与《考研圣经》有所差异,但关键在于理解并掌握知识点,而不是仅仅关注答案。对于翻译部分,如果能做到阅读错误不超过四个,那么翻译应该就不会成为问题。
考研专业课方面:
首先,对于《中国语言文学综合》,这门课程涵盖了古代汉语、现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和中国现当代文学等多个领域。在古代汉语部分,重视对经典文献的理解,比如《诗经》、《楚辞》等,需要扎实掌握词汇、语法和句式。我会建议每天定时阅读并翻译古文,同时配合使用《王力古汉语字典》等工具书来加深理解。对于现代汉语,要关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变化和发展,多做些实际应用题,如病句改正、词语辨析等。古代文学和现当代文学则需要广泛阅读,了解各个时期的主要作家、作品及其风格,同时注意梳理文学流派的发展脉络。其次,《中国语言文学基础》更侧重于理论与分析。你需要理解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如音系、语义、句法等,并能运用这些知识去分析实际的语言现象。对于文学理论,从形式主义到结构主义,再到后现代主义,每一派别都有其独特的视角和方法,需要深入领会其核心思想。此外,批判性思维也很重要,能够独立解读文本,提出自己的观点。我会推荐读一些经典的语言学和文学理论书籍,如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和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等。在学习过程中,我坚持每日定时复习,尤其是对知识点进行分类整理,形成清晰的知识框架。同时,大量阅读是必不可少的,不仅限于教材,还包括相关的学术论文和研究动态,这样可以拓宽视野,提高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另外,做笔记和模拟试题也是提高效率的有效方式。我会在阅读或听课时记下关键点,然后定期回顾,以巩固记忆。模拟试题可以帮助你熟悉考试的题型和答题节奏,也能检测你的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