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语言大学语言资源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理论科目是我最擅长的部分,我没有投入大量复习,或许归功于我对历史书籍的热爱从小就有。这一科,我觉得我的表现很幸运(得益于良好的准备)。在做肖秀荣老师的1000题或者模拟试题时,阅读解析是至关重要的,它能帮你串联起相关知识点,加深印象。考试前的肖四是必背的,我自己就用了九天时间来熟记。大约有三四道题目与押题相吻合!不过,即使没有完全押中,熟悉这些内容也能让你了解国家的政策导向,这对选择题部分同样有益。我还购买了任汝芬的第四套题,只完成了选择题部分。
考研英语方面:
首先,确保搜集齐全所需的资源,比如张剑的英语阅读材料,胡敏的语法书籍(可以选择性阅读,主要用来重温英语基础知识),以及过去二十年的英语考研真题解析。别忘了张剑的英语写作教程和新题型专项训练。每天坚持一篇英语阅读并记忆单词,推荐遵循《十七天背诵GRE单词》的策略,即在半个月内迅速多次地重复记忆单词,这种方法在网上可以找到。初期可能会感到有些困难,但只要持之以恒,半个月后你会发现英语变得愈发容易,对此必须有信心。词汇量和复杂句子是根基中的根基!务必掌握单词并练习分析长难句,你需要设定一个目标,在暑假前尽可能多地反复记忆单词。长难句的处理同样重要,对提升阅读理解能力尤为关键,尤其是对于基础较弱的人来说更应重视。
考研专业课方面:
《语言学概论》是一门理论性极强的课程,它涵盖了语音学、形态学、句法学、语义学等多个领域。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是关键。例如,要理解并区分音素、音位、词汇、语法等基本元素。对语言的变化和发展过程要有深入的认知,比如语言的历史演变、方言差异等。语言学的研究方法也非常重要,如田野调查、实验法等。建议大家多看经典教材,如Chomsky的《Syntactic Structures》,并结合实际例子来加深理解。
《中国语言基础》则更侧重于对中国语言的深度剖析。这部分需扎实的古汉语基础,熟悉汉字的发展历程、构词规律以及古代诗词的格律等。对中国各地方言的了解也不可忽视,这涉及到语音、词汇、语法的地域性差异。对现代汉语的规范使用,如标点符号、成语应用等,也需重点关注。推荐阅读《马建忠现代汉语教程》和《古代汉语》等书籍,配合实践练习,如翻译古文、解析方言等。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解+记忆+实践”是王道。对理论知识,理解其内在逻辑比单纯记忆更重要;对实例分析,尝试自己做案例,增强动手能力;对难点,反复推敲,不断提问,直至彻底明白。定期复习和自我检测也是提升效率的好方法,凭模拟试题或参加学习小组讨论来检验自有的学习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