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法大学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考研经验与复习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理论的知识点每年都有所更新,因此通常建议在考试大纲解释(通称红宝书)发布后再启动复习工作。接着,我开始了间歇性的学习,快速浏览了教育部编写的红宝书和肖秀荣的1000题,风中劲草也未能全部熟记。然而,真正起到关键作用的是课堂上老师讲解的内容,听讲的记忆确实比阅读更为深刻,这使得我在考试中的论述题部分能够流畅作答。此外,我早早购入了肖四,但一直未动手做,直到政治考试的前一天晚上,我才在旅店匆忙背诵了肖四的大题。切记,不能寄希望于侥幸,扎实备考才是王道。
考研英语方面:
我使用的作文书中包含十篇大作文和十篇小作文的必备范例。我通常在清晨六点半前往食堂,然后利用这个时间段一直背诵到八点多。初期,我每天都熟记一篇小作文,每隔一天则攻克一篇大作文,两者并行进行。进入复习第二轮时,我会在背诵完一篇文章后立即默写一次,连同标点符号都要求精确无误。我觉得这种方法非常有效。至于某些教师宣称的预测作文题目,我个人并不抱太大期望,关键还是在于熟记这些范文。如果时间和精力允许,你也可以尝试根据译文自己动手写出英文版本,再与原文对比。我大约将作文背诵了十次左右,到了考试时写作文,几乎无需过多思索,就能自如地运用记忆中的句子结构。
考研专业课方面:
马克思主义理论综合一主要涵盖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我在学习过程中,发现理解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理论是关键。对哲学部分,理解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以及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观念,有助于深入解读历史事件。政治经济学则要关注资本的生产和流凭程,特别是剩余价值的产生。科学社会主义部分,要理解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和社会主义的必然性。这部分的学习需大量的阅读和思考,尤其是研读原著,如《资本论》等,以深化理解。
马克思主义理论综合二更侧重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部分学习,我注重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理解这些思想如何指导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毛泽东思想中的新民主主义理论,邓小平理论中的改革开放政策,都是需深度剖析的内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新点,如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等,也需深入理解和论述。
在学习方法上,我坚持“读、思、写、讲”的原则。大量阅读原著和相关文献,深入思考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定期写作笔记和论文以巩固知识,积极参与讨论,凭讲解来检验自有的理解程度。我还利用历年试题进行模拟训练,了解考试的出题思路和答题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