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化工大学材料与化工考研经验与备考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我从九月初启动了政治复习计划,由于课程安排尚早,我觉得颇有成效,周围的同学也是如此反馈。我推荐首要任务是巩固基础知识,以稳固的核心应对各种变化。最初,我选择早晨记忆讲义上的关键点,但我认为全面背诵考研政治大纲全解并不明智,因为内容繁多,难以把握重点。此外,近代史部分我倾向于在每晚睡前浏览,把主要的背诵时间留给其他科目。大约过了两周,我开始做800题。当肖秀荣的四套卷和蒋中挺的五套卷问世时,我极力推荐熟记这些试卷的大题目,因为2017年的考试中有五道大题直接源自这些资料。如果可能,多做一些选择题也很重要,因为选择题是政治考试中真正能拉开分数的部分。
考研数学方面:
这个阶段要开始做全书了,我高数当时是做了的张宇18讲+1000题的高数部分。感觉效果比之前自己一个人刷题好很多,这才知道原来自己复习的时候基础没有打好,强化就会串不起来知识点。所以前面说过,一定要基础打好才可以,强化的话线代强化辅导讲义是不错的选择。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是自己最满意的一门成绩了。我觉得英语最重要的是单词,我复习英语绝大多数的时间都是在背单词,考纲5000多个单词,我5个月背了5遍,前两遍用扇贝单词,后面三遍用绿皮乱序版背。朱伟词汇量太大了,他串想的串记的很多都是我想不到的,我觉得可能按照自己的节奏来会比较好。背单词的时候,看到一个单词,会去联想这本书上其他的词,同义反义形近派生,主要是这四种,写在旁边,再去看下一个单词,我觉得这样还是蛮不错的,大家可以尝试。做题方面,主要就是要做阅读题,阅读就是那么重要,我把2000到2019的真题阅读全都做了两遍,一篇给自己20分钟,尽可能去把每一句话都读懂,而不是仅仅去追求正确答案,然后还有张剑的黄皮阅读书150篇,这本做起来没有真题仔细,因为太难了,主要是认认单词和长难句,还有练习揣度命题人出题的思路,看到错题,不要怀疑别人,就是你错了,应该去迎合命题人的想法,练多了,自然命题人的思路你就能有所掌握。作文练习我大概是一周一篇,练习的重点就是背朱伟的作文模板和好句子,换话题套用,我觉得考研作文不要自己创新,关键还在好句子的积累与套用,技巧成分其实并不多。
考研专业课方面:
物理化学的核心在于理解基础理论。这门学科涉及热力学、动力学、量子力学等多个领域,每个部分都有其独特的理论体系。例如,热力学三大定律是理解和解决所有化学反应能量问题的基础;动力学则关注化学反应的速度和机理;量子力学则是解释微观粒子行为的关键。理解并掌握这些基本概念,是物理化学学习的第一步。
公式和计算是物理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热力学函数之间的关系、速率方程的推导、能级图的应用等都需大量的计算训练。我建议大家定期进行习题练习,凭解题来深化对理论的理解。对复杂的公式,要尝试去理解它们的物理意义,不仅仅是机械记忆。
再者,实验和实际应用也是不容忽视的部分。虽然考研可能不会直接考察实验技能,但理解实验原理和结果分析对深入理解物理化学至关重要。参考教材中的经典实验,或者阅读相关的科研论文,了解理论如何在实践中运用。
逻辑思考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在物理化学的学习中也非常重要。面对复杂的问题,需能够分解问题,找出关键因素,利用学到的知识进行推理和解决。这需在学习过程中不断锻炼和提高。
保持耐心和毅力是成功的必备品质。物理化学的难度有时会人感到挫败,但是只有坚持下去,逐步揭开它的神秘面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