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考研经验与复习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8月中下旬至10月初,主要跟着《精讲精炼》自我阅读,然后配套做《1000题》。自己勾画重要的关键点,然后做题订正回看。因为学科性质的缘故,《精讲精炼》大篇幅的文字叙述难免有点枯燥,所以在马基和毛中特这两大板块。实话说对这一阶段的学习也没有一个显著成效的预期,对思想政治有一个总体的把握,能辨别基本的知识点就行。政治复习,一开始很是摸不着头脑,慢慢才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所以,如果一时找不到适合自己的方法,也不要着急。没有什么工作是真正无用的,无用是有用的铺垫,即便是走了弯路,也是帮你排除了不可能的方法,寻找其他方法。
考研数学方面:
开始时以教材为主,一星期一章,个别章节量大安排两星期。主要是先看教材本科教材或者同济、浙大的皆可(但要以考纲为前提),挑一些教材课后习题来做。另外是李永乐的《复习全书》,争取搞懂每一道题。这一个过程是比较痛苦的,很多题目是似懂非懂,因此需要在比较模糊的地方做标记,下一轮复习的时候要在这些地方多花功夫。
考研英语方面:
这个英语成绩我还是比较满意的,英语这个东西补一阵子感觉就来了,这贵在不间断,保持语感。重点练习英语作文。这个一个少投入高产出的题型。我从网上下了考研英语作文还是要报个班的,听老师讲如何准备大小作文,如何15min内默写一篇作文,练习真题作文。小作文我用的是《热点话题30篇》,可以背背上面的作文,用用模板即可。大作文用考研英语作文绿皮书,上面有不错的范文,很多句子写的真心很棒,不过感觉有点难,基础不好的同学就不要用了吧。11月-12月考前最后冲刺:英语(一)、(二)真题二刷,除了作文,阅读+新题型+翻译+完型都做,控制时间,关注错题,整理笔记,两天一套题;背诵并默写课上老师给的一些资料,按照类型整理适合自己的模板;结合唐静老师《拆分与组合翻译法》练习翻译;扇贝打卡。
考研专业课方面:
信号与系统是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它主要研究信号的产生、传输、处理以及系统对信号的影响等基本理论。这门课的内容主要包括连续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s域分析,离散时间系统的z域分析,以及线性时不变系统的特性等内容。
在学习过程中,理解和掌握系统的基本概念至关重要。比如,理解什么是因果性、稳定性和频率响应,这些是分析系统特性的关键。对连续时间系统,拉普拉斯变换的应用非常广泛,要熟练掌握其性质和逆变换;对离散时间系统,z变换的理解和应用则显得尤为重要。
深入理解并能灵活运用傅里叶变换是必不可少的。无论是连续时间还是离散时间信号,傅里叶变换都是分析其频谱特性和进行滤波设计的基础。对数字信号处理部分,DFT(离散傅立叶变换)和FFT(快速傅立叶变换)的理解和计算也是高频考点。
再者,学习信号与系统需一定的数学功底,特别是微积分和线性代数。这些基础知识会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解决复杂问题。例如,使用拉普拉斯变换或z变换解微分方程,以及凭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分析系统的稳定性。
在学习方法上,我建议大家先从基础入手,扎实掌握每一个定义和定理,凭大量的习题练习来巩固。多做历年真题,模拟试题,这样既了解考试的风格,也能检验自有的学习效果。参加讨论组或者找一个学习伙伴一起讨论难题,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
我要强调的是,虽然理论知识很重要,但实践操作同样不能忽视。尝试用MATLAB等软件进行仿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这样既能加深理解,也有助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