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中国史考研经验与复习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我看的书并不多,做的题也就1000题和最后的4套卷。所以大家要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去复习,去制定自己的计划,千万不要去照搬学习方法,这点请学弟学妹们明确。最后一星期拿着考点汇编背背背背背+做肖秀荣的四套预测卷(是的,我没做历年真题,因为觉得不会再考了……而且预测卷就是看着答案也不是自己做,预测卷真的压到了大题,但是我没背全),虽然这个分数对于考研来说不是高分,但是过线是绝对够了。政治很多是识记的知识点,党史、马克思毛概、矛盾分析法啦长征精神啦,多背多看就能记住的,但是不背是很难记住的,所以,最后的一周,嘴巴脑子动起来。
考研英语方面:
单词来说我一开始买的红宝书那个大单词书,背了没两天就不行了,因为一上眼,好多都不会。超级打击。后来我就看朱伟的恋练有词。他是30个单元,先讲单词,再讲真题句子,部分是三个的。我是用了一个多月看完了,基本就早晨一个,晚上一个。跟下来,你能记下一些单词,最起码能坚持下来,干背真的很无聊,最后就是暑假一次,然后十一月开始再一次。。。我是后来又买了道长的考研词汇书,里面有个十天计划,有个二十天,大家可以用那个二十天的,因为十天那个真的相当费时间,根本挤不出来。。我就看过这三本,当然你要是有能力能背下来,买哪本都是一样的~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历史学基础,理解并掌握中国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的大脉络至关重要。这不仅仅是对年代、事件的记忆,更是对历史进程的理解和分析。你需将各个时期的历史事件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历史画卷。例如,从秦朝的统一到清朝的灭亡,这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其间包含了社会制度的演变、经济的发展、文化的兴衰等多方面内容。对这些内容深入理解和对比,能够帮助你构建起扎实的历史知识体系。
深度阅读和理解经典历史文献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无论是《史记》、《资治通鉴》,还是近现代的研究著作,都需去研读和思考。这些文献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独特的观点,凭阅读,更好地理解历史学家的思考方式,提升历史分析能力。
再者,关注国内外最新的历史研究成果,特别是对中国史研究的新观点和新理论,能答题更具深度和广度。订阅相关学术期刊,参与学术论坛讨论,都能帮你保持对学科前沿的敏感度。
至于学习方法,我认为“精读”和“泛读”相结合是最有效的。精读是指深入研究某一特定时期的文献或事件,理解其背后的深层含义;泛读则是广泛涉猎各类历史资料,拓宽知识面。做笔记是非常重要的,它帮你整理思绪,巩固记忆。定期进行自我测试,如模拟试题,帮助你评估自有的学习进度,找出薄弱环节,及时调整学习策略。
我想强调的是,历史学并非只是记忆事实,更重要的是培养批判性思维和独立见解。面对复杂的历史问题,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敢于提出自有的看法。这样,无论是在考试中,还是在未来的学习研究中,你都将更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