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师范大学伦理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对于政治学习,我信赖肖秀荣教授的系列教材。刚开始复习时,我首先阅读他的《知识点精讲精练》,并结合《1000题》进行同步训练。完成第一轮学习后,我会尝试解答历年真题,即使初期错误率较高也是正常现象,因为首要目标是理解真题的命题思路和问题设计,而不是立刻达到高分。在发现自己的知识盲点后,我会再次查阅《精讲精练》以填补空白。
接下来,我进入了《8套卷》、《形势与政策》以及真题的阶段,同时搭配《风中劲草》进行深入复习,这时很多之前困惑不解的知识点会豁然开朗。至于主观题部分,我在日常学习中已标记出关键内容,并在考试前一个月集中背诵。肖秀荣的《4套卷》发布后,我不仅背诵了其中的大题,还额外挑选了《8套卷》的部分题目进行补充。值得一提的是,去年肖4准确预测了四道大题,因此它的价值不容小觑。
考研英语方面:
我想分享一个小方法来提高解题效率。通常我们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两道选择题可以轻易地排除,剩下两个则令人纠结。这种时刻我们往往容易出错。为此,我在确定答案之前,会针对那些不确定的选项,将支持我选择它们的理由一一列在纸上。经过对选择理由的梳理后,再去核对正确答案。接着分析,哪些理由是有根据的,哪些是站不住脚的。通过这种方式,我可以识别出正确答案所应具有的关键“特征”。如果一个选项能匹配到2-3个坚实的理由或“特征”,那么它成为正确答案的可能性通常大于只有1-2个支持点的选项。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这是理论性极强的一门学科,它涵盖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我认为,理解和掌握这一部分的关键在于深入阅读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原著,如《资本论》、《德意志意识形态》等,结合相关教材进行系统学习。要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思考如何将这些原理应用到现实社会中去分析问题。定期做笔记,整理出知识框架,有助于加深记忆和理解。
中西哲学史的学习则需有广泛的知识面和深度的理解力。中国哲学从先秦诸子百家到宋明理学,再到近现代新儒家,西方哲学从古希腊罗马到近代启蒙,再到现代哲学流派,内容繁多。我的建议是,选几本权威的通史教材,比如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以及罗素的《西方哲学史》,作为主要参考书。按时间线梳理出重要人物和他们的主要观点,形成自有的知识网络。对每一个哲学家或流派,不仅要其思想,更要理解其产生的背景和影响,这样能帮助更全面地把握哲学的发展脉络。
在复习过程中,我采用了一种“读-思-练”的模式。读,即广泛阅读相关文献;思,是深入思考并尝试用自有的语言表述哲学概念和理论;练,则是凭做题来检验理解和记忆。我还参加了一些线上讨论小组,与他人交流,这对提高我对复杂哲学概念的理解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