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国际法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的胜负在于选对选项,因此精确掌握知识点至关重要。八九月启动复习就足够,无需提前太多。大题的记忆可以在十一二月进行,接近尾声时自我归纳整理,列出答题的关键点,有助于理清思绪。关于政治考试的时间管理,我参考了任汝芬的四套试题,他建议将时间均分为选择题和问答题。选择题凭直觉,犹豫不决无济于事,可能还比不上随机选择。通常情况下,最好坚持最初的判断,这是多数考生的经验教训。问答题占50分,若肖秀荣的预测准确,他会出很多需要大量书写的题目;如果没有完全命中,你需要迅速找到相关知识点,并且自行构造论述,这时时间就是关键。
考研英语方面:
考研英语最宝贵的资料就是真题,我在6-7月历年真题我做了第一遍,对于时间紧张及复习规划不到位的同学可以少刷几遍,但是如果有时间一定要多刷即便,而且建议大家提前制定好计划!若想做02年改制前真题的同学,可在做完今年真题1-2遍后直接做!做真题建议一套一套做,限制好时间!大概三四天一套真题,包括做完,我当时就是做完再深入理解一遍试卷!做题顺序:作文,阅读,匹配,翻译,完型,这样下来复习很扎实,然后自己要反复刷真题。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国际公法,这是一个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的学科。核心知识点包括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国际法律责任、海洋法、空间法等。我在学习时,特别注重理解和记忆基础概念,因这是构建知识框架的基础。我也会凭阅读最新的国际案例和国际法院的判例来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做历年真题和模拟题也是必不可少的,这能帮助熟悉考试的出题模式和答题技巧。
新中国外交这一部分,需掌握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主要外交政策、重要外交事件和外交理念。这部分的学习,我倾向于结合历史背景去理解,这样更易于记忆且深入理解。我会定期阅读《中国外交》等官方出版物,以及一些权威学者的研究论文,以获取最直接、最准确的信息。我也会整理时间线,将重要的外交活动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形成一个清晰的历史脉络。
对这两个科目,我都坚持每天定时复习,保持学习的连贯性。我会利用早晨头脑清醒的时候进行深度学习,晚上则用来回顾一天的知识点,形成巩固。我还习惯于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来整理知识点,这既有助于提高效率,也方便后期复习。
在准备考试的过程中,我始终坚持“学以致用”的原则,不仅为了应试,更是为了提升自己在这个领域的素养。我鼓励大家积极参与讨论,发表自有的见解,甚至尝试写作相关的学术小论文,这都将极大地促进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