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我阅读速度相当缓慢,往往需要逐字逐句地研读,因此我每天会投入大约三小时来学习政治,早晨两小时,夜晚一小时。我会专心阅读15到20页的复习资料,也就是俗称的“红宝书”。每读完一章节,我会紧接着完成相应的1000题练习。对于做错的问题,我必定会在教材中找出其理论依据,并用不同颜色的笔做好标记。这个过程中,强烈建议用手写的方式记录,避免直接在书上书写,因为这套流程可能需要重复两到三次。
考研数学方面:
我最初学习数学是通过阅读教科书,但由于时间紧迫,我在看完微积分的部分后便立即转向了全面复习。不必过于深入地研究教材,因为在复习全书中有很多实践题目等待解决……我用了十天时间匆匆完成了微积分的学习,接着便一头扎进了李永乐和李正元合著的《复习全书》。我购买的是李永乐版的大红皮版本,但实际上它并不实用,所以我并不推荐。只是当时购错书籍后,因更换不便而作罢。对于全书中的线性代数部分,我没有使用,而是选择了李永乐的线性代数讲义,它的实用性极强,我强烈推荐给各位。
考研英语方面:
我采用的是道长的高分写作来学习作文,其中详细阐述了使用技巧。然而,我起步较晚,记忆不够牢固,缺乏模拟实践,因此在考试中表现欠佳。推荐各位尽早开始背诵和默写,并且重复进行仿写和模拟写作,不然到了考场可能因为紧张而思路空白。我在写作上确实走了些冤枉路,所以建议大家从九月份就开始准备,不断地练习,切勿偷懒,同时要深入理解范文中句子间的逻辑联系,模仿其风格进行创作,只有多加练习,才能真正写出好文章。
考研专业课方面:
物理化学的核心包括热力学、动力学、量子化学和统计热力学四大块。热力学主要关注能量转换和物质变化的规律,特别是三大定律,理解和应用这些定律能帮助预测反应的方向和平衡状态。动力学则研究化学反应的速度和机理,要掌握Arrhenius方程和过渡态理论等基本概念。量子化学是理解分子结构的关键,波函数和薛定谔方程是核心,统计热力学则是连接微观粒子行为和宏观现象的桥梁。
在学习过程中,理解和记忆是并行的。对公式和理论,既要能背诵,更要理解其背后的物理意义。例如,理解吉布斯自由能的变化决定反应自发性的原因,比单纯ΔG<0更有利于解决实际问题。对复杂的概念,如量子力学中的泡利不相容原理,凭画图或者实例来辅助理解。
做题是提高的重要途径。物理化学的题目往往需综合运用多个知识点,所以解题时要有全局观,不能孤立看待每个部分。定期回顾和整理也是必不可少的,凭制作思维导图或笔记,帮助巩固知识结构,提升记忆力。
实验部分也不能忽视,它是理论知识的实践验证。凭实验室的操作,你直观地感受化学反应的过程,对理论有更深的理解。实验报告的撰写也能锻炼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
找到合适的学习伙伴或者导师指导也很关键,他们能提供不同的视角,解答疑惑,共同的进步会你更有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