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对于人文社科背景的学生,政治科目通常不成问题,我是凭借高中积累的基础来应对的。研究生入学考试的政治部分在改革后删去了经济学内容,难度有所降低。我想分享以下几点经验:1、学习材料:《考研政治大纲解析》、《徐之明 2012年考研政治理论梯度实战训练题全集》以及历年真题。2、复习步骤:首先,使用高等教育出版社的《考研政治大纲解析》,边阅读边做题,有助于整理知识点并构建知识框架。这个阶段可能较耗时,大约需要两个月,但不必心急。无需等待新大纲发布,若政治内容无重大变革,可沿用上一年的大纲,从八月开始初次复习。我选择了《徐之明 2012年考研政治理论梯度实战训练题全集》,其题目的解答十分详尽。其次,在十月到十一月期间进行第二次复习,背诵核心理论要点,以应对论述题时能有条理地阐述。同时,持续做题,锻炼论述题能力。最后,在十二月到考试前夕,我才开始接触真题,我发现真题中的论述题几乎对应大纲解析每章节的一个大题,于是我会针对这些重要章节进一步巩固。3、小贴士:选择题至关重要,掌握选择题几乎等于掌握了全局。关键在于多做题,多记忆,检查答案时多反思。至于论述题,每个人可能都有自己的答题策略,我个人倾向于按照要点列举,将所有相关知识点列出。
考研数学方面:
十二月份做各个机构的模考卷练练手,不用过于纠结错误率,因为我个人感觉无论哪个机构的模拟题都跟真题的套路不太一样,所以一周一套,保证不手生就好了。另外,最重要的是看笔记,各类题型的计算方法、易错点、设坑处等,要求滚瓜烂熟,做到一眼看到题目就知道计算方法和坑,这个我是十一月中旬开始看的,在真的考场上很节省时间。基本上数学是跟的李永乐,蛮推荐的。数学复习资料,个人推荐二李的《数学全书》,李永乐的《线性代数》,《660题》,真题就不用多说了。
考研英语方面:
我几年没有接触英语,考了60分,只能告诉大家如何把英语快速的捡起。就是单词,这点非常重要,当时买了星火考研词汇、张剑锋的历年考研英语真题汇编及解析。建议把词汇每个章节记三遍,记不牢固的标记一下,然后进行下一章,同时巩固之前的觉得陌生的词汇。边读,边写,边记,一定要读出来。还有例句也要读。因为我们记单词是为了能够在句中读懂以及运用。当把整本考研词汇过了头脑几遍以后,就要练习历年的真题,先练习做一遍阅读,把错的题参考真题解析知道错在哪里,然后回归原文及各个选项,逐字读懂,这个其实就是单词再现的过程,把生单词标注,时不时来翻看。我当时做了05-10年这几套,因为后面的没时间做了。我觉得英语不需要买其他的阅读材料,珍惜真题就差不多了。
考研专业课方面:
自动控制理论,顾名思义,是研究系统自我调节和控制的科学。它涉及到稳定性分析、系统设计、信号处理等多个领域,涵盖了线性系统、非线性系统、状态空间模型等核心概念。理解并掌握这些基础理论,是深入学习的前提。
稳定性的分析至关重要。需了解如何凭拉普拉斯变换或Z变换来分析系统的稳态行为,并掌握劳斯-赫尔维茨稳定性判据。这是评估控制系统性能的第一步,也是设计控制器的基础。
状态空间模型的构建和解析是另一个关键点。从传递函数到状态空间模型的转换,再到状态反馈和输出反馈的设计,都需熟练掌握。了解极点配置法,能帮助按需求调整系统的动态特性。
再者,非线性系统的学习不可忽视。虽然初学者可能会觉得复杂,但凭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和描述函数法,逐步理解并解决非线性问题。
至于学习方法,我认为理解优于记忆。自动控制理论需逻辑思维和抽象思考,深入理解每个概念的物理含义,比单纯公式更重要。多做练习题,尤其是设计题目,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模拟实际问题,如机器人控制、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应用,能帮助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智慧。
团队讨论和教师指导同样重要。与同学一起探讨难题,从不同角度理解问题;向导师教,获得更深层次的见解。我还建议利用在线资源,如Coursera、Khan Academy等,它们提供了丰富的学习材料和实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