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信号与信息处理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我政治开始的比较晚,而且因为不喜欢政治,一直拖拖沓沓两三天才看一章,看完马原已经快十月,忽然发现时间不够了,于是每天晚上10点半到回宿舍以后,跑到走廊上看书(宿舍熄灯)。每晚夜深人静,我就坐在走廊地上,借着灯光一遍抽烟提神,一遍拿着肖老师的精讲精练,一支红笔一支黑笔在那画着看,看完精讲精炼的文字内容,再看每章配套的题(给自己一直规划到考研,每天看什么,看多少),看完精讲精练,又开始刷1000题,刷完1000再刷肖八,再刷肖四,后来又刷了蒋五,直到考前一周。最后一周的时候,每天就是疯狂背肖四,就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样。虽然考试的时候感觉考到的都背到了,最后发现分数依旧不是很理想,有点遗憾。
考研数学方面:
无论是有无大学数学基础的同学,都应该在进入数学复习前好好过一到两遍课本。这样做的目的是:对于学习过高数线代概率论的考生来说,能有效拾起本科所学的知识;对于没有学习过的同学,通过对照好大纲进行知识点学习才能打好知识基础,为解题进行服务。
考研英语方面:
我只说一个做题小技巧,大家做题,一般会有这种感觉:有两个选项很容易排除了,还有两个犹豫。这种时候特别容易做错。我就是针对这种情况,在核对答案前,对每个拿不准的选项,把想选它的理由,总结出来,写在纸上。在总结过为什么选这个选项后,再核对答案。然后再来看,哪些理由站得住,哪些站不住,由此总结出正确答案具备的一些“因素”。当一个选项具备2-3个站得住的“正确因素”时,那它往往比另一个只有1-2个“正确因素”支撑的选项更容易是正确答案。
考研专业课方面:
电子线路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它涵盖了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等多个领域。理解基本概念至关重要,比如电阻、电容、电感、电压、电流等基础物理量,以及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基本定理。这些是构建整个电子线路知识体系的基础,必须牢固掌握。
深入理解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如共射极、共集电极、共基极放大器的工作状态,以及运算放大器的应用,如电压跟随器、加法器、减法器、积分器等,这些都是高频出现的考点。滤波器的设计也是重要的部分,包括低通、高通、带通和带阻滤波器的设计原则和计算方法。
再者,数字逻辑部分,你需熟悉各种门电路(与门、或门、非门、异或门等)的功能及组合,了解TTL和CMOS集成电路的区别,理解触发器、计数器、寄存器等数字逻辑器件的工作原理。脉冲电路和定时器的知识也非常重要,比如555定时器的使用。
对这样的科目,我认为最好的学习方法是理论结合实践。凭做实验,亲手搭建电路,直观地理解电路的工作过程,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多做题目,尤其是历年真题,帮助你熟悉考试的出题模式和难度,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性。
在复习过程中,我会定期整理知识点,制作思维导图,这有助于梳理知识结构,找出自有的薄弱环节。我也会积极参与讨论,凭解答他人的问题,也能从不同角度深化自己对知识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