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在我看来,我在政治上的投入最为丰富且收获颇丰。首年我报名参加了政治辅导课程,但过于倚重课堂,导致实战练习不足,仅寄希望于考前背诵“肖四”。吸取了初次尝试的教训,我调整了策略。在第二年,我的政治成绩在进入复试的同学中名列前茅。为了达标并超越,我认识到除了背诵“肖四”,还要提升选择题能力,并深入理解教材。自暑期开始,我就一丝不苟地做起了肖秀荣的1000题,每日一章,边读边练。每完成一部分,我会在专用的纠错本上记录错误,仔细审视错题,深入理解解析,找出知识盲区,强化记忆。这1000题我大约重复做了四至五遍,最后两遍专注于错题,因为熟能生巧。此外,我还充分利用肖秀荣的题目集,后期广泛接触各类模拟试题以增强题感。当然,“肖八”和“肖四”发布后,我也同样严谨对待,大量刷题训练。
考研数学方面:
由吴赣昌主编的数学教科书,包括《微积分》、《概率论》和《线性代数》,均由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这些书籍的主要功能是奠定基础知识,掌握理论要点,理解和运用各种定理及公式。亲自动手完成课后练习至关重要。至于复习和备考,可参考《数学核心笔记》来确定范围。建立一个错题集是必不可少的,同时整理笔记也极为关键。我个人偏好使用A4活页纸,便于整理,最终消耗了一整包,足足500张(这是一生的宝贵财富,满满的收获)。
考研英语方面:
在语文学习中,写作往往被许多人轻视,认为只要在考前熟读几篇范文就能应付。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认真对待写作同样能够显著提高分数。在提升写作技巧的过程中,固然需要记忆一些优秀篇章,但更为关键的是将这些内容内化为自己的知识,转化为不受模板限制、具有个人特色的表达。建议每周坚持撰写两篇文章,并严格控制时间。完成后,与参考答案对比,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只要持续不断地这样训练,定会看到明显的进步。
考研专业课方面:
“信号与系统”是一门涵盖了信号的基本概念、系统的分析方法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的核心课程。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是首要任务。信号包括连续时间信号和离散时间信号,理解它们的特点和转换方式至关重要。对系统,需了解其线性、时不变、因果性和稳定性等属性,并能运用这些性质去分析和设计系统。
在学习过程中,我会建议你深度理解Z变换和拉普拉斯变换,这是分析离散和连续时间信号的关键工具。傅立叶变换是解析周期性信号的重要手段,要熟练掌握正弦、余弦傅立叶级数以及连续、离散傅立叶变换。
在实际应用中,你会遇到各种类型的系统模型,如微分方程、传递函数、频率响应等。对这些模型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将直接影响解题效率。卷积是连接输入信号和系统响应的重要运算,你需能够熟练进行时间和频域的卷积计算。
学习“信号与系统”并非一蹴就,它需大量的实践和思考。我推荐使用MATLAB或类似软件进行模拟实验,这有助于直观理解理论知识。多做习题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历年真题,它们帮助你熟悉考试的题型和难度。
自我归纳和整理也是提升理解的有效方式。你尝试画出思维导图,将各个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自有的知识网络。定期复习也很重要,防止遗忘。
理解和应用往往比记忆更重要。理论是用来解决问题的,不是用来死记硬背的。所以,尽可能地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你会发现,这样既能提高学习兴趣,也能增强理解和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