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理工大学外国语言文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看书,把答案写在一张A4上,注意1000题是要做三遍的,第一遍做都会错的惨不忍睹,错了没事,切忌欺骗自己看看答案把错的题给改对了,因为我就是这样喜欢自我欺骗的前车之鉴哈哈。马克思主义和毛中特部分或许会让你略微头疼,这种理论性质的东西充斥着新闻联播的气质,但也务必沉住气,到后面解决史纲和思修就是分分钟的事,在高中阶段谁都学过维新变法、辛亥革命之类的,学起来还可能会让你增生一些兴趣。下一步要做的事很重要,就是把你做错的题目,从大纲解析里面找答案,用晨光彩色标记笔标注出来。好了这一遍下来,务必请你自己做一个粗略的知识回顾和框架的搭建,每个章节在讲什么内容,你可以自己建立一个思维导图,带着这个脉络你可以顺利的进入到下一关,这些基础工作是为后期服务的。10月10日-11月5日:第二遍重复上一步的内容,看大纲,做1000题,纠错回大纲标注。注意第二遍的时候你可以把答案写在1000题上了,然后看1000题后面的答案,把错的以及你觉得好的题的解析在题目边上标注下,要知道为什么错,举一反三。11月6日-考研结束:刷完了两编大纲和1000题,这时候会出现一本震撼人心的资料出现—风中劲草,这本书的编排和印刷是下了一番功夫的,他的细节之处可以让你真的佩服这本书的作者,跟进大纲,条理清晰,标注分明,重点突出,考研资料中的扛鼎之作,直到考研之前,你也不要放下这本书,看的遍数越积越多,你就会达到你自己都意想不到的层次,就是合上书,你大概可以知道哪个知识点在那一页的哪块位置。我保持的速度大概是1天15页左右,15天一本书,到考研结束加起来看了三遍。马原毛中特部分你可以多看几遍,四遍五遍无上限。
考研英语方面:
阅读习惯举足轻重,我通常在每日三餐之后,选择在校园内沉浸于书籍之中,诵读词汇,默念作文,研读各类篇章,无一不可读。但我有所规划,早晨专注于词汇,午后则是复习笔记,夜晚则用来精读作文。将需阅读和记忆的内容划分清晰,并为每个时段制定明确的计划。当然,形成习惯才是关键,同时,饭后漫步也有助于消化,保持愉悦的心情。当这种习惯真正成为你生活的一部分,你会感觉到自己的时间仿佛比他人更为充裕,记住的知识点也如泉涌般丰富,这无疑会大大提升你的自信心。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基础日语,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词汇积累和语法理解。我每天都会设定一定的词汇记忆量,并凭阅读各类日语文献,如新闻、小说等来加深理解和应用。我会定期回顾已学过的词汇,避免遗忘。语法部分,我推荐使用《日本語総まとめ》系列书籍,它们详细解析了各种句型和用法,对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大有帮助。做大量的真题练习也是必不可少的,它能帮助你熟悉考试的题型和节奏。
日语专业综合主要考察的是深度阅读、翻译和评论写作能力。我建议阅读原著,尤其是日本的经典文学作品,这不仅提升阅读理解力,还能丰富文化背景知识。对翻译,要注重实践,尝试将中文文章译为日文,再将日文文章译回中文,这样对比分析,找出自有的不足。至于写作,多看论文,模仿其结构和论证方式,保持日常的日语写作训练,不断磨练逻辑表达和词汇运用。
我还发现,听力也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虽然不是直接的考试科目,但它影响着阅读理解的速度和准确度。我经常听NHK新闻,逐步适应日语的语速和语调,也增加了我对口语表达的理解。
我认为,找到适合自有的学习节奏和方法至关重要。有些人早上记忆力好,就选早起背单词;有些人晚上精神集中,那就把复杂的问题留到晚上解决。无论何时何地,只要你热爱日语,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你都能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