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外国语大学俄语口译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我国庆假期买的政治书,也在这时候报名的考研班,书买的就是肖秀荣的精讲精练和1000题,还买了大纲红宝书,这一本我翻都没有翻开过,个人觉得看精讲精练配合着做1000题就行了。十月份把政治过了一遍,每天大概看两个小时。我政治基础很不好,高中是理科生,而且真的很不擅长答政治题,就是我会写很多很多,但是貌似都写不到点子上。主要看选择题。1000题第一遍做完就像什么都没做一样,我第二遍才开始总结错题,整理选择题错题对我来说很有用。我比较后悔应该第一遍做的时候就整理,第二遍整理完已经12月了,来不及再过第三遍,就只能不停看错题本。主观题我完全就是背四套卷,考前一个星期才开始的,希望大家考前两星期开始吧,因为比想象中多很多。我就是想着,不就是四套卷子嘛一周肯定背得完,但是我直到考试入场前一秒还在背…
考研英语方面:
我从未尝试过模拟或针对性训练阅读,原因是我觉得这种方式可能不够准确,况且我连真题都没时间全部完成。大约五月份时,我从1997年的英语题目开始做起,此前主要专注于背单词和学习语法规则。起初,我每天解决一篇文章,用的是黄皮参考书。我会标记出所有不熟悉的词汇,包括那些记忆模糊的,然后逐字逐句对照原文翻译,错误的单词会抄录在笔记本上,同时也会记录不懂的短语,因为这些短语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可能会有很大差异。这样的流程通常需要耗费两个半小时左右。我一直做到二十年前的题目,那时已经到了九月开学的时候。
接下来,我把每篇文章抄写在笔记本上,并逐一对照翻译,再与原文翻译对比,这个过程中,我会发现许多未察觉到的问题。这一轮结束后,我感觉到自己的进步。于是,我又回头从2007年的题目做起,这次每次做两篇,因为之前的练习让我对这些问题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当然,仍然会出现我不认识的单词,我会继续标注,完成后再在我的笔记中标注重点词汇。我会分析错误的原因,如果是翻译错误,就重译那段内容;如果是因为受到干扰项的影响,我会研究它是如何设陷并使我忽视正确答案的。此时大概是十一月初。
之后,我专注于近两年的题目,同样是一边做一边写下翻译,以确保不错过任何单词。我采取的方法是第一天下午做一篇阅读,第二天处理翻译和写作,两者交替进行。这样持续到接近十一月底。由于英语的新题型相对简单且数量不多,我都完整地做了几遍就没有再重复。
在整个过程中,我始终注重基础的巩固和理解的深化,以此提高我的阅读能力。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俄语翻译基础",这门课程的核心是语言的精准理解和灵活运用。你需对俄语有深入的理解,包括词汇、语法、句型结构等基础知识,也要具备丰富的文化背景知识。我建议多阅读原版的俄罗斯文学作品,凭实际的语境来提升理解力和表达力。翻译实践不可忽视,你找一些新闻报道或学术文章进行翻译练习,不断磨炼自有的翻译技巧。记得,翻译不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的传递,所以要注重原文的情感和意境。
"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这一科目则涵盖了广泛的知识领域。你需对国内外时事、历史、文化、科技等方面都有所了解,这就需平时大量的阅读和积累。我通常会订阅一些权威的新闻网站和学术期刊,每天抽出时间阅读,这样既保持对时事的敏感度,又能拓宽知识视野。至于写作部分,我建议多写、多改、多教。每次完成一篇作文后,我会反复修改,找出不足并改进,也会老师或者同学给出反馈,这样不断提升逻辑思维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持续的学习和刻意的练习是最关键的。不要怕犯错,因错误是成长的阶梯。保持好的心态也非常重要,面对压力和困难,要学会调整自己,坚信每一次的努力都不会白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