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师范大学电子信息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新学期伊始,我着手准备复习政治,购买了肖秀荣的全部教材。精讲精练主要涵盖理论内容,然而在通读一遍之后,我的感觉却是:“讲了些什么呢?”实在是记不住啊!由于知识点繁多,初次阅读往往难以留下深刻印象,与周围的同学交流后发现,他们也都有类似的经历,所以如果你感到困惑,也不必过于焦虑。对于政治底子薄弱的人来说,理解理论知识是必须的,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而对于有一定基础的朋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可以略过不看,直接进入后期的背诵阶段。政治学习中有这样一句口头禅:“得多项选择者得天下!”多选题在考试中占据关键地位。单项选择题和简答题大家得分相差无几,真正拉开差距的是多选题的表现。因此,在复习过程中,务必多加练习选择题,尤其是多选题,再三强调,多选题真的非常重要!我亲自完成了肖秀荣的1000题,并且重复了一遍。此外,政治还包含时事政治部分,这部分需要关注国内外最新的政策、方针和重大会议等信息。临近考试时,我的老师点出了其中的重点,并传授了一些答题技巧,这对这部分的学习很有帮助。到了备考后期,市面上出现了许多模拟试卷,我选择了肖秀荣的八套卷和四套卷,这两本书强烈推荐,答案可以直接用来背诵。我还尝试了蒋中挺的五套卷,也有一些题目命中了,所以建议大家也可以做一做,多做题总归是有益的。顺便提一句,政治大纲实用性不大,没有必要购买。我个人推荐“风中劲草”,它对知识点的归纳很到位,适合直接背诵以应对选择题和部分简答题。总的来说,政治复习的关键在于记忆,但不必过早开始,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即可。
考研数学方面:
我主要复习的就是数学,全书过了近7遍,660做了两边,全真模拟400题两遍,真题两遍,张宇最后四套题一遍,最后二十天就看基础的内容去了,但今年数学确实难了不少,大家把模拟题一定要重视,不能抱着16年难17年简单这样的想法复习数学,要知道考研数学考的好基本总分也就不会低了,所以要做的就是刷题,找不足总结,再刷题。其实全书看到三四遍的时候基本真题就没问题了,但是要提高自己的答题速度和准确度是靠练出来的,一定要多动手,不会的多和同学讨论,一定要重视数学啊。我是没看课本,直接先把张宇的18讲知识点简单的过了一遍,没做题。然后用的粉皮的李开元的那本(李开元那本真的很好用,反正特别适合我)。
考研英语方面:
每日词汇的记忆必不可少,初期的重点主要是积累词汇和阅读训练。英语的进步并非一日之功,短期内可能难以显现成效。新出现的题型,如选择段落小标题或辨别人物观点,相对较为容易,算是送分的部分。完形填空通常有二十道题,满分十分,却是英语考试中得分率最低的部分,因此常被安排为最后完成的题目。根据历年的真实试题,无论完形填空还是阅读理解,通常四个选项A、B、C、D各会出现五个,这在面对犹豫不决的选择时可作为参考依据。对于写作部分,英语小作文通常是书信等实用文体,而英语一大作文则常常以漫画为题材。起初可以适度练习,但在最后三个月,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来构建个人的独特写作模式。如果你觉得自己英语水平有限,可以让同学帮你修改草稿。当然,背诵一些优秀范文也很重要,小作文和大作文各准备十篇即可。
考研专业课方面:
要把握好电路的基础知识。电路理论是电子技术的核心,包括基尔霍夫定律、欧姆定律等基本原理,以及电阻、电容、电感等元件的工作特性。理解这些基础知识,能帮助构建起对复杂电路的理解框架。在复习时,我建议凭实际的电路图进行理解和记忆,这样既直观又深刻。
深入理解数字逻辑。二进制运算、布尔代数、组合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等内容是这个部分的重点。我推荐大家动手做一些简单的逻辑设计题,如用门电路实现逻辑函数,或者设计计数器等,这有助于提升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再者,模拟电路的学习需耐心和细心。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反馈的概念、电源的设计等都是难点。这里,理解比记忆更重要。我会推荐大家多看实验手册,凭模拟电路的搭建和调试来加深理解,利用Multisim等仿真软件进行模拟操作,更直观地看到电路动态变化的过程。
信号与系统的理解也很重要,它是连接电路和系统分析的桥梁。傅立叶变换、拉普拉斯变换等工具的应用,需在理论与实践中找到平衡。我会推荐大家结合实际的信号处理例子,比如滤波器的设计,来学习这部分内容。
一定要做足够的练习题。无论是教材后的习题还是历年真题,都要尽可能多地去解答,因这是检验你是否真正掌握知识的最佳方式。遇到难题不要怕,这是提升自有的机会,凭查阅资料、讨论小组等方式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