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史考研经验与复习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这次感觉政治大题改的比较严。政治关键选择题,书不在多,看一本就够了,关键是弄懂,在弄懂的基础之上能多看几遍就多看。第一遍看的慢也没关系,我看书慢就着急,我当时这样告诉自己,弄懂了哪怕只要一遍就够了,也不要囫囵吞枣看很多遍,那样根本没用。关于是否做题,我个人觉得最好把做题的时间省下来放下理解红宝书上,书中每一句话都要认真理解。后期看时间安排在做题。模拟题,见一套做一套,但做错的一定要认真分析。我犯一个大错每次错完不愿分析,导致后来还是反复错。譬如后期,肖四,任四,最后五套卷,风中劲草的模拟三套等。最后一个月可以选择一本大题资料来背,一般都是背肖四在加上自己选择的其他资料,如果前期书理解的透彻,背起来很快。最好,模拟题的大题自己想一想怎么答,特别是哲学,哲学要答的论点其实总结起来不多,同学们可以在看哲学的时候有意识的总结下,在看看模拟题关于哲学部分的题怎么用到这些观点的就可以了,自己做总结。
考研英语方面:
我认为提升英语的重点应放在阅读上,我使用的是张剑的那本黄色封面的150篇,这本书的难度可能超过了考研英语,但它包含了部分真题来源。我个人的策略是通过大量阅读来积累不熟悉的词汇,只有多次遇见,词汇才会变得熟悉。同时,你也可以结合一本单词书,每天学习一些。总的来说,掌握英语阅读至关重要,熟知的关键词汇越多,阅读理解就会更加得心应手。事实证明,这种方法对我来说很有效,在考试中,我首先完成了大小作文,然后专心致志于阅读部分。前三个阅读理解我全都答对了。最后一个篇章,可能是我之前做得太快有些自疑,于是放慢速度多加思考,结果却不幸地弄错了两个。因此,保持自信无比重要,要相信自己的能力,避免犹豫不决。
考研专业课方面:
法律史的学习,它不仅是一门历史课程,更是一门理解法律精神和原则的重要途径。我将法律史分为中国法律史和外国法律史两部分。对中国法律史,重视理解各个时期法律制度的特点及其社会背景,如秦汉的法治思想,明清的律例体系等。外国法律史则需关注罗马法、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的发展演变。阅读原版文献或权威教材,深入理解其法律理念和制度创新。做笔记和整理时间线是非常有效的学习方法,帮助记忆和理解。
法学综合是一个涵盖广泛的科目,包括民法、刑法、宪法等多个领域。我建议先构建一个基础的法学知识框架,再逐一填充细节。比如在民法中,把握物权、债权的基本概念和规则;刑法则要理解犯罪构成、刑罚种类等核心理论;宪法需理解国家机构的设置和公民权利义务。每学完一部分,我会凭做题来检验自有的掌握程度,找出薄弱点再进行强化。
在学习过程中,我还发现案例分析非常有助于理解和应用法律知识。凭分析真实的案例,我能更好地理解法律条文的实际运用,也锻炼了法律思维能力。多参与讨论,无论是线上论坛还是线下小组,都能提升我对法律问题的深度思考和辩论技巧。
持续的复习和定期的模拟测试是保持状态的关键。我不建议长时间连续学习,是采取“分散学习”模式,每天分配一定的时间复习前一天的内容,并预习新的知识点。每周进行一次模拟考试,既可检查学习效果,又可适应考试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