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水文学与水资源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我对政治投入的学习时间相对较少。虽然政治理论掌握得还算可以,因此我一直认为不必急于一时。我觉得可以在后期集中精力复习,大概是从九月起我才开始着手。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非常抽象,如果没有指导会显得相当难以理解和记忆。选择题在这个科目中占据了显著的位置。到了十一月和十二月,我主要依赖肖八和肖四作为复习材料。肖八侧重于选择题,但我也尝试对大题构思一些基本思路。至于肖四,无论是选择题还是大题都极其关键,需要深入背诵。今年的考试中,四道大题都能在肖老师的书中找到相关线索。后期我实行自我模拟测试,每天早晨一到图书馆就会先做政治题目。总之,选择题至关重要,必须给予充分的重视和认真的准备。
考研数学方面:
初次完成一套真实试题后,我随即尝试了张宇的八套练习卷,不过仅完成了其中的五份。我推荐尽早开始接触真题,但这应建立在基础知识牢固的基础上,确保你能充分理解每一道真题。接下来,应当尽可能多地去做各类模拟题。我本人只做了张宇的八套卷和李永乐的6+2,我觉得这远远不够,只是我当时已经没有多余的时间了。
考研英语方面:
我的英语能力处于中等水平(大学英语六级分数超过550分)。暑假期间,我主要专注于背诵单词。随意挑选了一本单词书,逐个记忆,遇到生词便做标记,然后在第二次复习时去除已掌握的词汇,第三次再复习以巩固。我会根据自己的学习节奏每天安排适量的新单词来学习。另外,我还下载了一个单词应用到手机上,空闲时随时翻阅。
对于英语真题,我极其珍视并给予高度关注。我将真题的各个部分分开练习:一天完成完形填空,一天做前两篇阅读理解,一天做后两篇阅读理解,一天做新题型和翻译,并且每次都会记录所花的时间,以控制答题速度。一套完整的真题(不含写作部分)大约需要五天左右。到了11月底,我已经完成了所有英语真题的练习。
冲刺阶段来临,这时模考变得至关重要。我特意保留了最近两年的真题,在考前两周按照实际考试时间进行模拟测试,确保备考状态与真实考试相吻合。
考研专业课方面:
水文学基础是一门涵盖广泛且理论性强的学科,它涉及到水循环、水量平衡、洪水预报、地下水动态等多个重要领域。理解并掌握这些基础知识是首要任务。对水循环的理解,你需知道地球上水分如何从大气到陆地,再到海洋的全过程,并能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水量平衡的学习则要求你熟练运用水量守恒原理,分析不同区域或系统的水量变化。
深入研究水文统计学是必不可少的。这包括降雨概率分布、频率分析、相关性分析等,这些都是进行洪水预测和水资源评估的重要工具。你需熟悉各种统计模型,并能按实际情况选合适的模型进行计算。
再者,实践操作能力同样重要。无论是模拟实验还是实地考察,都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理论知识。例如,凭水位计、雨量计等设备的实际操作,直观感受水文现象的变化,加深对水文学的理解。
在学习方法上,我推荐结合教材和参考书,利用网络资源如科研论文、在线课程进行深度学习。定期做题和模拟测试也很关键,这帮助你检查自有的学习进度,及时发现和弥补知识漏洞。小组讨论和教师答疑也是提升理解的好方式,特别是对复杂概念和公式,多角度的探讨往往能带来新的启示。
保持对水文学的热情和好奇心,这是持续学习的动力源泉。水文学不仅是科学,更是关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大课题,每一次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都是对知识的深化和对自我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