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国民经济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复习的一些资料,从经验来说,肖秀荣靠谱!买了1000题,从暑假开始做,第一遍是跟着讲解书做,第二遍是新大纲下来后做新大纲有的部分,第三遍是做错题,第四遍是随意看看错题。肖八肖四选择题做两遍,错题反复看,肖四需要背大题!今年出现很多原题,服了肖爷爷。新大纲下来,买的阮晔知识点狂背,总结很清楚,很有条理。为给后期复习省了时间,空余时间随意看了看肖秀荣真题解析、时政小册子和蒋中挺的押题卷。尽量坚持看新闻联播,不在家复习的同学可以下载“央视新闻”看。(主要用书:肖秀荣1000题、肖八、肖四、阮晔知识点狂背)
考研数学方面:
众所周知,数学需要投入大量时间,我也不例外。首先谈谈整体规划,我建议在7月之前完成一轮教材学习,课后练习不必全部完成,挑选一些题目来做就足够了。接着,7月到8月期间应集中精力刷全面复习资料,因为我之前在老师的指导下已经预习过一次,所以初次尝试时错误不多。进入9月,每天一套真题是必须的,每个人的真题集可能不同,有人选十年的,有人选十五年的,我都一一完成了。同时,我会穿插着复习全面资料和做真题,第二次做感觉轻松多了,深刻体会到老师的解题技巧和策略十分实用。对于真题,我选择了分章练习的方式来进行第二轮,每个人的方法可能会有差异。紧接着,我开始了第三次真题训练,这次我采用的是模拟百分卷的形式,即购买新的试题集再做一遍,此时成绩稳定在135分或140分以上。尽管如此,仍然有些题目难以解答,这是无法避免的挑战。完成第三轮后,由于时间限制,我专注于做过去十年的真题。在这里,我推荐大家购买两位作者的真题集,因为答案有时会有出入,更重要的是比较他们的解题思路和视角。
考研英语方面:
关于单词:关于单词的问题,说法很多,有些老师会说因为考研很多时候会考熟词生意,所以你抱着单词书背是没用的,我个人觉得,词汇量的积累是很有必要的,如果你是现在就开始复习,我还是简易大家把考研大纲的词背一遍吧,不管怎么说,即使考试的时候你无法推断出它的具体含义,至少你认识,你不会慌,我建议现在复习的到6月份,把单词背完,至少80%以上掌握,到了暑假,就开始针对真题词汇,查真题中每一个生词,知道它在考试中是什么意思,并将专业性词汇分类。真题当然是必做的,但具体是哪一版本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偏好进行选择,学姐只做过这一种,所以不好做出比较。书中的每一道题都有非常详细的讲解,几乎都可以通过讲解明白每一个选项的每一处错误,并且讲解之后的方法和技巧总结也非常值得关注,需要反复理解和体会。
考研专业课方面:
宏微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基础,理解和掌握这两门课程至关重要。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整体经济现象,如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失业率等,微观经济学则关注个体决策,如消费者行为、企业生产决策等。两者相辅相成,构建了经济学的基本框架。
在宏观经济学中,凯恩斯主义和新古典综合理论是核心内容。理解GDP、GNP、NDP等宏观经济指标的计算和含义,以及IS-LM模型、AD-AS模型的应用是基础。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作用机制,以及开放经济下的 Mundell-Fleming 模型也需深入理解。
微观经济学的重点在于供求理论、消费者效用最大化、厂商利润最大化、市场结构(完全竞争、垄断、寡头等)的分析。理解边际效用递减法则,理解并能灵活运用消费者预算约束线和无差异曲线来解决实际问题。对厂商,要理解成本函数和产量决定,以及不同市场结构下价格和产量的决定方式。
学习方法上,我认为首先是理解和记忆相结合。经济学理论多且抽象,需凭大量的例子去理解理论的实际应用。做题是巩固知识的关键,无论是课后习题还是历年真题,都能帮助熟悉考试题型,提升解题速度。讨论和思考同样重要,尝试解释日常生活中看到的经济现象,或者参与论坛的讨论,这将加深对理论的理解。
在复习过程中,我会定期整理笔记,把复杂的理论简化为自有的语言,这有助于记忆。我会利用图表和模型来辅助理解,例如绘制供求曲线图来理解市场均衡,使用 indifference map 来表示消费者的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