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技大学控制工程考研经验与心得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对于政治的复习,没有太多的技巧。就是抓住教材好好看,而且一定要看仔细。我用的是任汝芬的四个序列,但重点在序列一,序列二随着看序列一做过两遍,感觉有的题出的太刻板,就是教材的原话抠出来,用来强化基础还可以,倒没必要死抠。想做题的话最好还是做真题,虽然近几年真题的考点不会重复,但是出题思路和考察方式还是很值得借鉴。序列三质量很差,几乎没有多少价值,不如多看几遍序列一,多研究真题。任汝芬的最后四套题,内容比较多,质量一般,如果时间充足可以做一下。最后临近考试的时候,肖秀荣的四套题有必要做一下,个别大题还是有压中的可能性的。比如,12和13年都压中一道六分的大题。此外还可以背诵一下大题的答案,虽说不一定压准原题,但有些话在考试中还是值得一用。此外,最后疯传的20天20题的小册子也很值得一看。同样,它压准原题的可能性不大,但是有些话是万能的,可以拿来答题。我觉得文科的学习就是大量背诵,有些内容自己虽知道,但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远没有别人总结的言简意赅,而且多记忆一些句子,在答题过程中也会节省不少时间和脑力。
考研数学方面:
我从暑假期间开始复习,同时使用李永乐的全书并做练习题。不过,我不推荐一开始就看全书,因为它可能会让人感到混乱且难度较高,最好是先通读课本建立起基础知识。我会上课认真记笔记,随后查阅李永乐书中相关的概念、例题和练习,大约每两天就能搞定一章,整个过程大概持续了十个左右的日子。暑期结束时,我已经完成了全书的第一遍阅读,并整理出个人的强化笔记。接着,我开始了全书的第二轮阅读,同时回顾笔记,目标是在十月份前完成。之后的关键阶段是做历年真题,因为真题极其重要,我建议至少要做两遍。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水平一般,不是很好也不是很差,由于一些特殊的原因四级考了三次才过,特殊的原因就是过分的自信,不复习,裸考四级,最终下定决心认真复习,过了四级,同时一次通过了六级。给大家讲一下四六级经验,是因为我再准备考研时候担心自己四六级不过,对于复试或是联系导师有影响,不过事实证明,四六级不过虽然没有太大影响,但是过了便是锦上添花。英语单词复习我是用的朱伟的恋恋有词,也是看了别人的推荐才用的,背单词确实挺无聊的,如果自己自制力挺好任意选一本适合自己的单词书背就可以了。英语真题一开始会比较崩溃,一开始属于单词不认识,文章读不懂,题还做不对,这是最煎熬的时期,过了这个时期就处于文章读不懂题能做对,文章读懂了题做对了,所以对于像我这样英语水平不是太好的,一定要坚持,坚持就会进步的。对于英语作文今年的话一开始我再背朱伟的小黄书,背了几篇之后发现不是很适合我,就开始每周写两篇作文练手,考场上写的还可以吧。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基础概念至关重要。自动控制原理涉及了大量的基本概念,如系统模型、传递函数、根轨迹、频率响应等。这些概念是后续深入学习的基础,必须先扎实掌握。我建议大家凭阅读教材和做相关习题来巩固理解,尝试用生活中的例子去形象化这些抽象的概念,这样会帮助记忆。
熟练运用数学工具。自动控制原理中大量使用了拉普拉斯变换、微分方程、矩阵理论等数学知识,所以你需对这些数学工具非常熟悉。我会经常做一些相关的数学练习,提升自有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再者,重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这部分是考试的重点,包括稳定性分析、性能指标的计算、控制器的设计等。理解和掌握Z域分析、根轨迹法、PID控制器设计等内容是必要的。我通常会在理解理论后,凭解决实际问题来加深理解,比如设计一个能稳定系统的控制器或者分析一个给定系统的性能。
模拟试题与历年真题的演练不可忽视。凭大量的练习,你更好地了解出题者的思路,熟悉考试的模式和题型。我建议在每次做完一套题后,都要仔细分析错误,找出知识点的漏洞并及时补足。
我还强调团队学习的重要性。找几个志同道合的同学一起讨论难题,互相讲解,既能提高效率也能激发新的思考角度。保持好的心态,避免过度压力,定期进行自我调整,也是备考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