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交通大学机械设计及理论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我的政治复习从8月份开始,一轮复习大概至9月底。为了配合考试时间我把复习时间安排在了上午,每天抽出两个半小时左右学习政治。先刷一遍腿姐的视频,然后看精讲精练配合做1000题,将知识全面的过一遍,将近两个月刷完第一遍政治。
考研数学方面:
众所周知,数学需要投入大量时间,我也不例外。首先谈谈整体规划,我建议在7月之前完成一轮教材学习,课后练习不必全部完成,挑选一些题目来做就足够了。接着,7月到8月期间应集中精力刷全面复习资料,因为我之前在老师的指导下已经预习过一次,所以初次尝试时错误不多。进入9月,每天一套真题是必须的,每个人的真题集可能不同,有人选十年的,有人选十五年的,我都一一完成了。同时,我会穿插着复习全面资料和做真题,第二次做感觉轻松多了,深刻体会到老师的解题技巧和策略十分实用。对于真题,我选择了分章练习的方式来进行第二轮,每个人的方法可能会有差异。紧接着,我开始了第三次真题训练,这次我采用的是模拟百分卷的形式,即购买新的试题集再做一遍,此时成绩稳定在135分或140分以上。尽管如此,仍然有些题目难以解答,这是无法避免的挑战。完成第三轮后,由于时间限制,我专注于做过去十年的真题。在这里,我推荐大家购买两位作者的真题集,因为答案有时会有出入,更重要的是比较他们的解题思路和视角。
考研英语方面:
5-6月开始自己试水做真题阅读,不要纠结自己能对几个错几个,我一开始4篇阅读能错9个!的确是非常崩溃。做完一篇就一个个查单词,精读翻译,别嫌麻烦!一天弄一篇都好,不认识的单词要抄下来反复背,因为考研经常反复考的。在进入9、10月份差不多开始正式做真题了,毕竟除了阅读还有阅读B、完型、翻译和作文。如果在做阅读真题正确率很低的时候,一定记住仔细研究答案的讲解,因为后期会发现陷阱都是有规律的,几篇比较联系之后会有意外的惊喜哦。英语的阅读B其实是有点难度用。完型是不太需要care的一种题型,因为占分实在不是很多,适当练习就可以。作文看个人需要,我应该是11月份开始背诵一些真题和练习写作的。
考研专业课方面:
《机械原理》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的课程,它涵盖了机构分析、机械设计、动力学等多个领域。理解并掌握基础概念至关重要,例如运动副、机构自由度、速度瞬心等,这些都是后续深入学习的基础。在学习过程中,我会把每个概念都理解透彻,并凭画图、实物模型等方式加深记忆。
对复杂的机构分析,如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齿轮机构等,理解其工作原理并能熟练绘制运动简图是非常重要的。我建议大家多做实例分析,比如分析汽车引擎的工作过程,这样既能提高兴趣,又能加深理解。运用动态仿真软件,如ADAMS,进行虚拟实验,帮助直观地看到机构的运动状态,对理解有极大的帮助。
再者,动力学部分,如达朗贝尔原理、虚功原理等,需一定的数学基础。这里的学习关键在于将力学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利用数学工具解决。我通常会先理解和公式,再凭大量的习题来巩固应用。
复习阶段,历年真题是宝贵的资源。凭对历年试题的研究,把握考试的重点和难点,了解出题人的思路。我习惯将错题整理成册,反复练习,直到彻底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