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资源与环境遥感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的分数让我有些小吃惊,意料之外的好,哈哈,许是柳暗花明吧,从那时开始就算接触考研政治了,不过只是接触而已,政治最重要的应该是考试前两个月左右,我当时早上背,中午起床背,晚上背,背的什么呢?开始的时候是辅导班发的教材,不过没都背,挑了一本重点,其他的当做辅助,后期背了真题预测百分百,临考试的几天又背了一下辅导班发的一份讲义,记着政治你背了就有分,没背就没分,所以背是王道~
考研数学方面:
我大概说下解决选择填空的方法吧。660题选择填空就做数学(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这本书全是选择填空,大概有800道左右的题量,我当时是每天30道规定2小时做完。先做完全部选择再做填空。并且我是按照第一天高数,第二天线代……这个循环顺序做的。这个方法我自己想出来对付之前提到的“忘记之前内容”的。我想如此循环下去,3天一个周期,全部做完一本书大概就是1个月左右,这样等你1个月下来,就全部都很熟悉了。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复习最大的问题是好的参考书非常少,没有任何一个资料可以做到与真题水平相当。用书上,我只用了张剑的黄皮书,我觉得只做真题就非常足够,还有研友推荐考试虫的长难句和阅读手记,我没有做,所以不评价。真题阅读我是从96年开始做,每一篇做的非常仔细,反复做反复总结。阅读我总结了阅读里所有的point,我每一篇都按方法分析题目类型和选项设置,练了大约五年的真题以后,再做02年以后的真题,阅读一般也就错两到三个。学完之后再分析真题,水平绝对会有质的飞跃。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遥感的基本概念至关重要。遥感是一种非接触式的探测技术,凭传感器从空中或太空中获取地表信息。要深入理解其工作原理,需掌握电磁波谱理论,理解不同波段对地物特性的影响,这是遥感图像解译的基础。
遥感系统的构成部分也是重要考点。包括平台(如卫星、飞机)、传感器类型(如多光谱、全色、雷达等)以及它们的工作机制。掌握数据采集过程、处理流程以及遥感图像的特点也非常重要。
再者,遥感图像解析是考试的重点。你需熟悉各种地物的光谱特征,学会识别不同类型的遥感图像,例如,如何区分水体、植被、建筑物等。图像分类、目标检测、变化检测等基本分析技术也要熟练掌握。
在学习过程中,实践操作必不可少。利用实际遥感数据进行练习,加深理解和记忆。例如,使用ENVI、QGIS等软件进行图像预处理、分类和分析,这不仅能提升技能,也能帮助你在考试中更好地应用理论知识。
关注遥感技术的应用领域和发展动态。遥感广泛应用于环境保护、灾害监测、城市规划等多个领域,了解这些应用实例能你更全面地理解遥感的价值,并可能在论述题中派上用场。
在复习阶段,构建知识框架,定期回顾,做模拟试题是提高效率的有效方法。保持好的心态,合理安排时间,保证充足的休息,也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