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计算机系统结构考研经验与备考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复习无需提前过多规划,也不必投入大量精力,尤其是对于文科背景的学生来说,完全可以放心。我个人采用的是肖秀荣的所有教材,他出版什么我就购买什么,大约总计十本左右。只要紧紧跟随他的教学节奏,政治学习就会变得轻而易举。在暑假期间,即七八月份,我会完成一遍1000题的练习,并阅读那本最厚的配套书籍(无须使用大学教材)。接下来的时间里,主要是看他的各种参考资料,做题为主,无需记忆。最后一个月,重点是背诵他的精简版小册子和最后四套模拟卷。对于文科生而言,无需过度忧虑,考试内容大多基于高中的政治知识,了解答题方法和步骤就能应对自如。
考研数学方面:
实在记不清我究竟研习了多少遍真题,它在我手中翻来覆去,起初是全套演练,随后按模块深入,尤其是线性代数的部分,你逐渐会察觉到从十年前起,试题的命题模式显现出一定的规律。这时,你需要提炼并梳理这些规律,找出真题背后的知识点脉络。这一步骤极其关键!随着练习的深入,由于已多次接触,解题速度自然会提升。至于下午的数学时光,我开始沉浸于张宇的18讲,初次阅读或许略感艰难,但绝对值得投入,这本书真的质量上乘!
考研英语方面:
每个人记忆英语单词的方法不尽相同,我个人偏好于静静地坐在教室里默默记忆,再在纸上反复书写关键词汇。当然,也有人觉得在户外朗读更有效,这完全取决于个人喜好。推荐一种实用的记忆策略——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法。比如,我每天学习一两个单元,标记出不熟悉的词;第一至第五个单元构成第一个阶段,在完成这个阶段后,回头复习这些标记过的词,再次标记仍然陌生的单词。接着,开始学习第六和第七个单元,即第二个阶段。持续这个过程,到了第四个阶段,你需要回顾之前所有的单元,重温所有未掌握的词汇并做标记。这样不断循环,你会发现无论翻到哪一页,单词都变得熟悉起来。我就是这样反复背诵了八遍整本书。此外,我还把1997年以来的真题中不认识的单词及它们的解释、重要释义整理到笔记里,并每日进行背诵。记住,单词的记忆是靠一次次的重复,如果你觉得记不住,可能只是重复不够。随着复习次数增加,自然就能牢记于心。
考研专业课方面:
计算机基础综合涵盖了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等多个核心领域。每一个部分都有其独特的重点和难点,需有条不紊地去理解和掌握。
对数据结构,理解各种数据结构(如数组、链表、树、图等)的特性和操作是非常重要的。要熟练掌握算法,包括排序、查找等,并能分析其时间复杂度。我个人建议使用伪代码或Python进行实践,这有助于深化理解。
计算机组成原理则涉及到硬件层面的知识,比如CPU的工作原理、指令系统、存储器层次结构等。这部分需抽象思维,理解并复杂的电路模型并不容易,但凭构建物理模型或者利用模拟软件辅助学习,提高记忆效果。
操作系统的学习主要围绕进程管理、内存管理和文件系统展开。理解这些概念的实际应用,例如死锁、虚拟内存、磁盘调度等,是得分的关键。尝试编写简单的操作系统模拟程序也能帮助加深理解。
至于计算机网络,TCP/IP五层模型是基础,你需理解每一层的功能和协议,特别是TCP和UDP的区别,以及HTTP、FTP等常见应用层协议的工作流程。网络安全和网络编程也是重要考点。
在复习过程中,我认为做真题和模拟题是必不可少的。它不仅能检验知识掌握程度,还能你熟悉考试的题型和难度。定期回顾和整理笔记,将碎片化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