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邮电大学数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3月到6月每天读半个小时的政治哲学部分不需要背下来读一读就行,我觉得自己看书比较节约时间,在8月份的时候我画完画晚上回来就会刷肖秀荣的1000题,先把哲学部分刷完。(因为哲学很重要,通过3-6月份的每日晨读,做选择题基本上没有问题了,如果还是不记得就多看几遍)然后再买本肖秀荣的精讲精练随便翻翻后面的。主要是选择题,看完一个单元就去做对应的一千题,然后等待肖大大的最后八套最后4套开始狂背。9月新大纲发布,迅速看看变化(各家都会有现成的总结,自己落实到书本就可,适当删除和补充),选择题巩固方法是结合1000题,把厚厚的大纲和其他练习题细化成一个个小的知识点,在1000题上增添新知识或者删除旧的。这样的整理会让注意力更集中,比起只看书或者一直练习效果更好。而且,最后阶段的复习只看1000题的习题册几乎能涵盖所有知识点。之后的知识点总结,可以结合肖秀荣,蒋中挺和腿姐3人的内容,一人为主,其他略看,覆盖全局。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复习主要就是单词、长难句、阅读和写作。单词推荐朱伟的《恋恋有词》,边听边记,一定要有自己记忆和消化的时间。我一般早上听一个单元,晚上再花个十多分钟背一下。同时也可以下载个背单词的app,每天都背一背,学习英语本来就是个日积月累的过程。我用的是扇贝单词,据说百词斩也不错。阅读的关键就是抓真题!真题!真题!只要把英语一、英语二的真题全部做好,甚至多刷几遍。长难句主要是在阅读中练的,没有刻意去做。写作是需要背的,自己写了以后老师会给批改的,或者背了之后熟练地应用在作文里也可以。
考研专业课方面:
数学分析是数学的基础,它主要涵盖了实数系的基本性质、极限理论、微积分等内容。理解并掌握这些概念需深厚的逻辑推理能力和严谨的思维习惯。我认为,对数学分析的学习,关键在于理解和应用。理解每一个定理背后的直观意义,凭大量的习题训练去应用这些理论。例如,对极限理论,要深入理解ε-δ定义,并能熟练运用它来证明函数的连续性和求极限。做题时要有耐心,因很多问题可能需从多个角度思考找到解决之道。
概率论是一门研究随机现象的学科,涉及到概率、随机变量、分布函数、期望值等核心概念。学习概率论,除了理解基本概念外,还需建立好的概率思维,即能够从概率的角度看待问题。比如,理解随机变量的分布特性,掌握如何计算期望和方差,以及如何使用大数定律和中心极限定理。概率论的实践性强,凭解决实际问题深化理解,如通信中的信道模型、统计学中的假设检验等。
在备考过程中,我建议采用“看书+做题+讨论”的方式。系统地阅读教材,把握整体框架;凭大量练习题巩固知识,提高解题能力;与同学一起讨论难题,分享思路,这会帮助你从不同角度理解问题。
至于复习时间规划,我推荐尽早开始,每天保持一定的学习量,避免临时抱佛脚。尤其对复杂的定理证明,需反复推敲,直到完全理解。定期回顾,以防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