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高分子化学与物理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我认为对于政治科目的大题,肖四是非常关键的学习资料,需要深入理解和记忆,因为肖秀荣老师的预测能力相当强,就算没有完全命中考试题目,你所记忆的知识点也会派上用场。不过,不能仅仅局限于肖四,建议在考试前的一个月,每天抽出一小时来学习并背诵其他来源的大题资料。今年我就背了一些关于十九大的专项内容和其他相关专题,就算记忆不够牢固,但在考场中也能灵活运用一两句话。
考研英语方面:
关于复杂长句,这是一个常被忽视但在应对真题时至关重要的环节。许多英语试题的关键难点就在于长句理解和常见词汇的不寻常含义。我们应当精通多种复杂长句的特点、构造及解析策略,并在阅读时有意应用这些技巧去剖析句子结构。(在此过程中,可以借助标点或符号,将句子分解,抓取主要信息)此外,还要尝试模仿这些长难句构建自己的句子(初期可先尝试简单的替换,逐渐就能自如地构造复杂句)。翻译长难句是提升能力的有效途径,完整翻译一篇文章后,比照参考书籍的译文,检查自己理解上的误差,再回看之前做错的题目能否解答正确,以及那些做对的问题是否有隐藏的陷阱,确保自己已全面领会文章主旨。切记,稳健的步伐反而能更快到达目的地!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物理化学,这门课程主要涵盖了热力学、动力学、统计热力学、电化学等几个部分。理解并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第二定律以及吉布斯自由能的概念至关重要,它们是分析化学反应方向和平衡的重要工具。动力学部分则要求理解反应速率和机理,掌握Arrhenius方程的应用。统计热力学和电化学虽然相对较难,但凭实际案例和模型加深理解。学习物理化学,关键在于理解概念,多做题,尤其是一些复杂的计算题目,能帮助更好地掌握知识。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更注重实践和应用。需理解和掌握单体聚合、链增长机制、终止方式等基本概念,也要了解不同类型的高分子如线性、支化、交联等的特性。物理部分则涉及到高分子溶液、玻璃化转变、结晶行为等。学习这部分,除了理论知识,实验操作经验也非常重要。尝试自己进行一些简单的合成或表征实验,帮助直观地理解高分子的性质和行为。
在复习策略上,我建议先系统阅读教材,把握整体框架,凭做习题强化理解和记忆。查阅相关文献和研究报告,深化对知识点的理解,也提前接触到学科的前沿动态。历年真题是宝贵的资源,凭模拟练习,熟悉考试的风格和难度,找出自有的弱点并加以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