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考研经验与备考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我常常感到记忆力不足,因此在开始解答任何一章的问题前,我习惯先浏览一遍相关章节的大纲解析(记忆力强的人可以尝试先回顾三至四章的内容,随后再做这部分的习题)。无论单项选择还是多项选择,我都一一完成。对于错误的题目,我会标出其编号,并使用红笔在大纲解析中勾画出相关的知识点。不必急于求成,一口气做太多反而成效不大。初次完成后,你会发现在大纲解析上,红色标记与蓝色笔记的重叠部分很多,只有少数题目设计得颇为独特,从一些不起眼的地方摘取了些许无关紧要的信息作为考点。这样一来,你就能明确哪些内容是关键了。做完后,你需要评估自己对每个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如果同一个知识点经常出错,那么应立即回查大纲解析,深入理解并强化记忆。
考研数学方面:
关于数学真题!!!真题是最好的复习资料,我用的张宇的。我是这么用真题的,大家可以参考一下,我觉得这方法蛮好:首先认真写完2004年以前的所有真题,写完之后对照答案。注意,我对答案只是看看结果是否一样,不会去看答案的解法,而是等第二天再把前一天的错题再写一遍。就这样一直写到2004年的,写完之后就停止写真题了,我个人觉得,分析和思考很重要!!!写完2004年的真题以后,我做个了统计,统计我错误的所有题(前提是错的题不是太多的情况下),分析错误的原因,如果是计算错误那只能加强运算,如果是公式记错了就翻看全书背公式。总结下来,你会发现自己哪里错的最多,这其实就是查缺补漏的过程。效果我觉得是非常的好,这样总结下来很慢,但是从2005年的真题以来,我的测试成绩基本上都是140+,另外有几年考了满分。当然改卷子的时候要对自己狠一点,我一般大题错了一个地方就全部扣分。最后再写写张宇八套卷和四套卷就可以上考场啦,张宇的卷子还是有点难度的,我基本在120+。
考研英语方面:
我使用的复习材料包括:考研英语词汇(通称红宝书),张剑的历年实际试题与阅读理解150篇(又称黄皮书),完形填空练习,新题型题目,以及王江涛的考研英语高分写作教程。对于英语学习,我的方法有点特别,我从不喜欢通过背诵单词书来记忆单词,无论这些书多么厚重或轻薄,我都无法记住。所以我选择了使用一款专门背考研单词的App,学习疲倦时我会玩一会儿手机,以这种方式安慰自己仍在学习...哈哈,但实际上,我觉得这种做法比埋头苦读效率更高。英语的学习关键在于阅读,而阅读的核心是实战演练真题。即使我连续两年都没有做完所有真题,实际上,它们至少需要做三到四遍。在做真题时,建议按照正式考试的时间限制来进行,我倾向于一次性完成一套题,以便更准确地评估自己的阅读水平。然后,我会深入分析那些做错的题目,思考为什么会出错,我在选择时犯了哪些错误。如果有些地方实在无法理解,那就不要太纠结,毕竟每个人的思维模式和习惯都有所不同,不然会让强迫症崩溃的。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运筹学的核心是优化。它是一门利用数学模型来解决实际问题的科学,尤其在管理决策中有广泛的应用。在复习时,你需对线性规划、整数规划、动态规划、网络流理论等基本概念有深入的理解。这些是运筹学的基础,也是考试的重点。对每个模型,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明白它们的推导过程和求解方法。
掌握运筹学的求解工具至关重要。例如,单纯形法是解决线性规划的主要方法,Dijkstra算法和Ford-Fulkerson算法则是处理网络流问题的经典手段。理解并能熟练运用这些算法是提高解题效率的关键。MATLAB或lingo等软件的应用也是现代运筹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熟悉它们的基本操作,你在解决复杂问题时事半功倍。
再者,案例分析是运筹学的实践部分,也是考试中的重要考察点。凭解决实际问题,你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建议找一些经典的案例进行练习,如生产计划、运输问题、项目调度等,分析并构建模型,进行求解。
持续的练习和反思是提升的关键。做大量的习题帮助你巩固知识点,对错误的反思则能使你找到自有的薄弱环节。每解决一个问题,都要思考它的解题思路和步骤,这样既能加深记忆,也能训练逻辑思维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保持对知识的热情,善于归纳总结,形成自有的知识体系。团队学习或者找个研友相互讨论,往往能够碰撞出新的理解和灵感。运筹学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思维方式,它教会如何用最有效的方法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