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考研经验与备考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等到十一开始买本全书之类的,政治的复习资料是这么回事,教育司会把当年的知识点重新编一下,然后出一本书,叫做红宝书(这是教育司出的,内容无任何删减,就是重点没给画出),大家所熟知的任汝芬序列一,就是根据红宝书,几乎什么都没变,然后给你用蓝色的标出重点,其余完全一样,还有肖秀荣的都一样,我建议看任汝芬的,排版好。看一遍后就做模拟题,任汝芬序列二也行,肖秀荣一千题也行,个人建议肖秀荣1000题,因为任汝芬的答案没解析。 接下来,自习室里还有我的研友开始都开始背《风中劲草》了,江湖传言这是一本编写的非常好的材料,知识体系划分的非常明显。但是可能我不太习惯该书的编写方式,所以三大本材料我浅尝辄止了,当然,我还觉得他没有传说中的那么神奇。最后一个月的时候买本肖秀荣的时政,最后冲刺背肖秀荣的冲刺考点必备,最后就是押题,任汝芬会出最后四套题,他的选择题不错。肖秀荣的最后四套题很重要,尤其是简答题,今年算是压中两个吧。要想考高分,就好好背冲刺考点必备这种资料。
考研数学方面:
在数学复习方面,我已经反复研读了全书多次,并在暑假期间深入学习了张宇的36讲,同时记录了重要点。对于数学,我相信所有经历过高考的人都了解,只有通过大量练习才能掌握,因为课本仅仅提供了基础知识,而实际题型变幻莫测。以我个人为例,我完成了复习全书的所有习题,同时也多次重温了书中的例题。我还多次练习了汤家凤的1800题基础部分,这本书特别适合巩固基础,题目间的关联性强,解答也非常详尽。暑期时,我购买了张宇的1000题,但必须承认它的难度较高,我大约完成了两遍,这让我进入了九月。此时,启动历年真题训练正合适,推荐选择试卷形式的真题,按正规考试时间自我模拟。你会发现许多真题基础扎实,有时甚至会让你觉得有信心拿到满分。做完真题后,记得总结,了解哪些题目和知识点经常出现,这对于后续的学习有很大帮助。几轮真题后,可以尝试一些模拟题,比如汤家凤的8套卷,张宇的4,8套卷挑战较大,可能会有些挫败感,另外还有合工大的8套卷,听说有人曾遇到过原题,不妨一试。
考研英语方面:
以英语为来源的信息:我用的是张剑的历年考试真题及详解来学习。对于记忆词汇,我的起点是把从04年开始至97年的阅读理解反向做起,碰到不认识的词汇便摘录到笔记本中,并时常回顾。我想强调的是,英语水平的提升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积累至关重要,重复的力量也不可忽视,因此请保持耐心。至于阅读理解,我推荐何凯文老师的“五夜十篇”,尽管在阅读时可能感受不到明显效果,但它确实能帮助你在完成后提升阅读的流畅度。阅读技巧固然重要,但其根基仍然是词汇量,所以我再次强调词汇的记忆。目前阶段,你可以每日练习一篇97年至04年的真题,以熟悉考研词汇和把握阅读理解的思维方式。考研阅读主要考察细节理解和文章的整体架构,可能起初你不太明白,但多做真题就能逐渐领悟。到了7月,你应该着手处理05年至19年的试题,至少完成两到三次,这样可以了解每个单词的确切含义,如何分析句子,段落间的关联以及文章的主题。到了10月,可以开始接触12年以后的题目,因为这些更接近实际考试,具有更高的参考价值,多做几次能帮你理解出题者的意图并巩固词汇,同时还能接触到新的词汇。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基础概念至关重要。它是一种集成了计算机硬件、软件及地理数据的系统,用于输入、存储、查询、分析和展示地理信息。掌握这一核心定义能帮助你理解后续的所有内容。
在具体知识板块中,你需深入理解空间数据结构,包括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模型,以及它们的优缺点和转换方式。地理编码、拓扑关系和空间参照系也是基础中的基础,务必熟练掌握。
GIS的操作流程和主要功能是考试的重点。从数据采集、处理、分析到制图输出,每一个环节都有其特定的方法和技术,如缓冲区分析、网络分析、叠置分析等。要凭实践操作来加深理解和记忆,使用ARCGIS、QGIS等常见GIS软件进行练习。
再者,GIS的应用领域广泛,包括城市规划、环境科学、交通运输等。了解并能举例说明这些应用有助于答题时展现深度和广度。
学习方法上,理论结合实践是最有效的。除了阅读教科书,还应多参考相关研究论文,了解最新的GIS技术和发展趋势。动手做项目,无论是小规模的数据处理还是完整的GIS分析,都能极大地提升实战能力。
定期自我测试,凭模拟试题来检查自有的学习进度。华东师大的考试往往注重理解和应用,所以不仅要知识点,还要学会如何将它们运用到实际问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