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印刷学院新闻传播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从7月至10月,我专注于解答选择题的训练。进入11月,我开始关注形势与政策,主要阅读肖秀荣老师的时政小册,并跟进最近的时事政治,而大纲中的第五部分则无需特别研读。对于真题的选择题部分,我挑选了过去十年的题目进行练习,如果时间紧迫,则集中精力做过去五年的题。到了12月,我转为背诵大题并参与模拟卷的演练,市面上可购买到的模拟卷我都尽可能地去做。在学习毛概和史纲时,我推荐结合来看,可以先理解史纲后再深入研究毛概,这样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毛概的历史脉络。
考研英语方面:
首要任务是积累词汇。我选择的是绿色封面的随机排序版,它包含50个单元。遵循《17天攻克GRE单词》的策略,我把学习周期设定为30天,利用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原理,每天复习2到4个单元。关键在于持续复现。若是按部就班地记忆,每个部分之间的复习间隔可能会延长至一个月甚至更多,导致很多已学单词遗忘。但这种方式确保每个单元在周期内被反复浏览至少十几遍。我坚持了五个这样的周期,即花费五个月来背单词,到了十月,单词书就可以束之高阁了,因为你会发现阅读理解中遇到的新词已经寥寥无几。
考研专业课方面:
新闻传播理论是一门深入探讨新闻业本质、规律和社会功能的学科。它涵盖了新闻的历史发展、新闻伦理与法规、新闻的社会影响等多个方面。理论的学习需扎实的阅读基础,我推荐《新闻理论》这本书作为入门教材,关注国内外新闻事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解新闻如何在社会中发挥作用。定期做笔记和思维导图,帮助梳理知识结构,加深记忆。
新闻传播实务则是考察实际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这包括新闻采写、编辑、评论等技能,以及公关策划、广告设计等内容。对这部分,我认为“动手实践”至关重要。尝试模拟写作新闻稿件,参与校园媒体的实践活动,或者自我设定新闻主题进行报道。《新闻编辑学》和《新闻评论教程》等书籍能提供丰富的实例和技巧指导。
在复习阶段,我建议构建一个系统的复习计划,每天分配固定的时间给两门科目。新闻传播理论侧重理解,凭做历年真题来检验自有的理解程度;新闻传播实务则需不断练习,模仿优秀作品,提升自身的写作水平。利用网络资源,如学术论文、行业报告,了解最新的研究动态和业界趋势,这对答题时的深度分析非常有帮助。
在面对这两门科目时,保持对新闻事业的热情和好奇心是非常重要的。新闻是一个快速变化的领域,需持续学习,保持敏锐的洞察力。好的时间管理和自我调节能力也是备考的关键,确保在繁重的学习任务下,仍能保持好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