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每天早晨投入一个半小时研读政治。逐章浏览教学大纲,并同步完成一章的肖秀荣1000题,但避免直接在书上标记答案,因为需要重复练习。直到十月,第一轮学习结束,接着开始第二轮,不必过于焦虑记忆问题,因为大部分人都难以一次记住。直至考试,大纲大致会过两遍,而肖1000题则会完成三遍。十二月时,回顾一遍错题。首年尝试了风中劲草的习题集,但觉得效果一般,实际上,尽管肖1000题较为基础,却涵盖了关键知识点。掌握这些基础知识,拿到70分是有可能的。十二月,市场上会出现最后几套模拟试卷,它们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务必去做且要熟记。前期的复习主要针对选择题部分,对于主观题不必太过忧虑,只需在考前挑20天20题,肖4,任4,蒋5等资料中的两三套进行背诵,应可应对自如。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主要是掐着表做真题,这里切记要把每一题的答案亲手算出来,每一题都要搞懂。之前看过一个帖子说只要把真题做十遍就可以拿个120分以上。这个可能有点夸张,但是真题的作用不能忽视。我刚开始做真题的时候一套真题需要两个半钟头左右,第二遍的时候,只需要一个半钟头了。另外是合工大的最后五套题,做这个主要是为了训练计算能力,保持做题的感觉。到了考前一两天,主要是看看错题集。
考研英语方面:
单词一定不要每天就拿着单词死记硬背,这样既浪费时间,效果又不是很好,我的经验来说就是多做阅读,多做总结,做笔记,在阅读中背单词,而且要不断重复,加强记忆。做笔记时要按照历年真题的顺序进行总结,善于运用多种颜色的重点笔,将常考词汇及词组突出,我当时真题是做了两遍。两个作文一定要重视,这是整张试卷中最容易得分的部分,考前一个月就要开始练习,争取答题时做到得心应手,不要浪费时间。推荐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制定各项背诵计划(不局限于英语,专业课政治都可以应用),可以通过绘制表格等方式,按照日期记录复习。我一般是每天复习完毕然后再开始新任务,这样能够保证记忆的持久性,早期看的到考试也不会忘记。
考研专业课方面:
高分子化学,顾名思义,是研究大分子化合物的合成、性质和反应的一门学科。在学习过程中,我特别注重理解聚合反应的基本类型,如自由基聚合、离子聚合、配位聚合等,以及它们各自的机理和影响因素。对聚合物的结构-性能关系,如链结构对热性能、机械性能的影响,也是我关注的重点。理论知识的理解需凭实验来验证,实验室操作,比如聚合物的制备和表征,也占据了我大量的学习时间。
高分子物理部分,则更侧重于理解高分子材料的宏观行为。从统计力学的角度理解高分子溶液、熔体和玻璃态的行为,如粘度、弹性、结晶性等,这些都需扎实的物理基础。像Flory-Huggins理论这样的模型,能帮助预测高分子系统的行为,这是我在准备考试时深入研究的内容。
学习这两门科目,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建立起化学反应和物质微观结构与宏观物理性质之间的桥梁。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相结合,既要有深入的理论理解,也要有实际的操作经验。我会定期回顾笔记,整理思维导图,将复杂的概念简化并联系起来,这样有助于记忆和理解。积极参与讨论组,凭与同学的交流,发现自有的盲点,也能激发新的思考。
在复习阶段,我会做一些历年的试题和模拟题,这不仅检验我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也提前适应考试的节奏和难度。对难题,我会反复推敲,甚至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答,以此深化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