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交通大学材料工程考研经验与心得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我是临近考试快1个月才开始看政治的,买了肖的1000题,考试大纲,肖的8套题等等,,,最后坑爹的是背了一套蒋中挺的最后5套,大题一个没压中,考试全靠编呀,说起来都是泪,当时真的担心政治不过关,真的是万幸了。所以说政治选好最后几套题真的很关键,还是推荐肖秀荣老师的最后4套题,据说每年都很稳定,背了过关肯定没问题,反正政治你考100分也没用呀,总之,对于政治,个人建议最关键的是最后几套题的记忆!ps:肖秀荣《1000题》 刷两遍即可。我第一遍是看完一章精讲精炼在做选择题,然后第二遍刷题的时候,错题涉及到的知识点就在精讲精炼上标记,后期复习的时候只看标记的内容了。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出题是一年比一年难了,总体而言复试时还是对自己要求高一点,多做些难题,对考试心态有好处。7月开始做李永乐全书,两个月看完复习全书。九月份做660,每天做高数10选择+10题填空+代数10选择+10代数,订正,就这些,算二轮复习吧。之后就是每周2-4套卷子配合张宇一千题,随着张宇8套张宇4套,李永乐8套相继出来,就到考试时时间了。效果还好,投入时间较多。
考研英语方面:
由于缺乏足够的词汇量,我一直未能顺利通过四六级考试,因此首要任务便是积累英语单词。从八月末开始,我便着手使用红宝书来学习单词,每天全力以赴地投入一个上午的时间。相信“勤能补拙”,我将整本书抄写了一遍,就连那些我不太熟悉的单词释义句子也挑选着抄录下来。此外,红宝书附带的一张光盘包含所有单词的发音,我把它们导入了MP3,在日常行走时反复聆听。背诵单词后,我会跟随着MP3进行默写以巩固记忆。单词的学习并非一蹴而就,前期记住的单词往往会随着时间推移而遗忘,于是我在刷物理、化学和有机试题感到疲惫时会随手翻开复习,以此强化记忆。一旦我对单词有了扎实的掌握,做起阅读理解就会轻松许多。
考研专业课方面:
结构力学是土木工程领域基础且核心的一门课程,它主要研究结构在各种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应力、稳定性和动力响应等问题。理解并掌握其基本概念和理论,对后续的专业学习至关重要。
在内容上,结构力学主要包括静定问题、超静定问题、影响线、动力学基础以及弹性稳定理论等部分。其中,静定问题和超静定问题是基础,需熟练掌握各类结构的受力分析和计算方法;影响线的学习则要求能绘制和解释结构在移动荷载下的内力变化;动力学基础包括自由振动、强迫振动等内容,这部分需理解和应用运动微分方程;弹性稳定理论是难点,涉及到屈曲载荷和临界荷载的计算,需深入理解稳定性问题。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最重要的是理论结合实践。一方面,要深入理解公式背后的物理意义,不仅仅是机械记忆。例如,凭构造模型或实际案例来理解结构的受力状态和变形规律。另一方面,多做习题是必不可少的,这既能检验理解程度,也能训练解题速度和准确度。定期复习也很重要,防止知识点遗忘。
再者,利用好教材和参考书。北京交通大学的结构力学课程通常会推荐几本经典的教材,这些书籍不仅包含了全面的知识点,还有大量的例题和习题供练习。寻找一些权威的复习指南或者历年真题,这些资料能帮助了解考试的重点和出题方式。
我个人建议参加一些学习小组或者论坛,与其他考生交流心得,共享资源,这样不仅能拓宽思路,还能在相互激励中提高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