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学院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考研经验与备考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在那个十一月之前,《形策与当代》手册成为了热议焦点,其在选择题和论述题中的分数比重不可小觑,涉及的国内外重要事件约有二十至三十项。我每日专注学习五个,仅需一周便可通读一遍,着重记忆关键概念,特别是那些常出现于多项选择题的部分,必须做到极其熟悉,即使不能一字不差地背诵,但只要一看题目就能立刻想起相关要点。《形策》部分我同样处理得迅速,内容易于理解,关键是需要熟练掌握,直至考研的最后一周我都还在反复阅读,大概看了四到五次。相较于马克思主义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四大模块,形策和当代的知识量虽少,但分数比例高,具有很高的性价比,因此务必攻克!
考研英语方面:
针对英语考试的复习,主要集中在词汇和阅读理解。关于词汇,我从三月起就开始积累。推荐一种有效的记忆策略:多次复习后,把不熟悉的词记在小本子上,利用零碎时间,如休息时,来温习这些词,这样一来,无需额外抽出专门的时间。我在暑假期间完成了这个阶段。对于阅读理解,关键是反复练习真题!首次尝试不必求快,我是个急性子,所以逼迫自己每晚完成四篇。我使用的是张剑的黄皮书,涵盖了近20年的真题。如果时间有限,可以从最近十年的题目做起。购买试卷版更便于操作。刚开始做阅读,可能会感到困惑,错误连连,我常常一篇文章只能答对一两个。这时,总结至关重要!每一题都需要仔细分析,记住生词,复杂句子以及命题规律,并在次日复习。第一轮结束后,在进入第二轮之前,留出一些时间让之前的答案淡忘。这段时间,我做了张剑的阅读150篇提高冲刺版,难度极高,未能全部完成,但我挑选了一些重点题进行总结。接下来再做一遍真题,你的成绩会有显著提升,我记得2010年的题我只错了两三个。新题型约在11月我才着手,使用的同样是阅读150篇中的题目,每天练习3-4篇,速度因题目的难易程度而异。之后又做了真题中的新题型。新题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运气,简单的话,大家都能得分;反之,难度大,多数人都可能全错。翻译部分我也参考了阅读150篇,至于完形填空,仅通过真题训练。对于作文,我研读了王江涛的高分写作,并结合何凯文的作文书,对各类主题都进行了个人整理,每天背诵2-3篇,大多是历年真题的范文,后期我还尝试默写。补充一点,今年的小作文几乎是凭记忆默写的!因此,作文的关键在于大量背诵,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质变。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政治学综合一,这门课程涵盖了政治学的基础理论、政治制度、国际政治等多个方面。我认为关键在于理解和记忆并重。理解是基础,只有深入理解了各种理论的内涵和演变过程,在答题时有深度。例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自由主义、实证主义等主要流派的理解,需凭阅读原著和参考书籍来深化。记忆也是必不可少的,比如各国的政治体制、重要国际事件的时间线等,凭制作思维导图或定期复习来巩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门课程更注重对中国实际的把握和理论的应用。你需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脉络有清晰的认识,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重大决策和理论创新。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些都需深入研究。关注当前的政策动态和社会热点,如脱贫攻坚战、生态文明建设等,都是重要的复习内容。这部分的学习,建议结合历史资料和新闻报道,以案例分析的方式进行,这样既能加深理解,也能提高应用能力。
在学习方法上,我推荐“三步法”:预习、听课和复习。预习你提前了解课程内容,听课时能更好地吸收;听课后立即复习,趁热打铁,巩固知识;每周或每两周进行一次系统性的复习,保持知识的新鲜度。做笔记是非常有效的学习手段,它帮你整理思绪,提炼关键信息。模拟试题的练习也不可忽视,它帮助你熟悉考试格式,提升答题速度和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