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材料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因为我是工科的学生,对政治这门课不感冒,政治课也基本逃光,不过我比较关注时事,没事的时候喜欢看看报纸,看看新闻。政治我是从9月大纲解析出来后才复习的,我选择的参考书就是大纲解析,还有强化辅导班的复习资料。有人会问问什么不选任汝芬系列那?其实任汝芬的书我也看了很多,对我这种门外汉来说,没必要花太多的精力在上面。我觉得应该把大量的时间放到自己拿手的科目上让他给自己增分,在自己薄弱的不感冒的科目上用适量的时间不拖自己后腿就行了。 虽然大纲解释全是字,没有什么重点,但对于我来说也是它的优点之一。我喜欢在复习的时候自己钩钩画画,把我自己理解记录在书上,这样我才会更了解各章节的结构,更利于建立知识体系,带着自己的思想去复习,我觉得这是最重要的。再配上强化班阶段的老师总结的重要考点,让自己既能平均用力,又能有的放矢。
考研数学方面:
考虑到模拟测试的时间尚充裕,我决定重温18讲、线性代数辅导书以及概率论的9讲,并再次梳理历年真题,集中攻克之前的难题。尽管如此,有些问题依旧困扰着我,于是我对它们进行了特别的关注。在数学学习方面,我想极力推荐张宇的高等数学18讲和概率论9讲,以及李永乐的线性代数讲义。我从五月起就开始研读课本并做练习,遵循的顺序是线性代数、高等数学和概率论。线性代数相对较易,有助于迅速进入学习状态,这样一来,后续学习高等数学和概率论时就能感到稍微轻松一些。
考研英语方面:
小作文基本是书信或邮件,分为建议信,感谢信,推荐信等七八种,每种背诵一些经典的历年真题,一定要背熟,做到下笔如行云流水,想到中文,对应的英文可以脱口而出。大作文可以分为人生哲理类,环境保护类,热点话题类等等,还是每一类背一篇范文,对于自己感觉经典的句式一定要记牢并改写。真正考场上留给自己思考的时间并不多,基本是靠自己的第一反应,所以背诵不在多而在熟,真正内化为自己的储备。同时,背下来后要默写,一定要落实到纸上,切忌自以为背的很好,但整篇很多拼写错误。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基础理论是关键。《材料科学基础》涵盖了晶体结构、相图、材料的力学性能、热处理、腐蚀与防护等多个领域,每个部分都有其独特的理论体系。例如,晶体结构的理解需深入掌握点阵理论,理解晶格参数、布拉伐格子等基本概念;相图的学习则要理解不同元素间的相互作用,以及温度、压力对物质状态的影响。这些基础知识构成了材料科学的基础,理解和掌握它们对后续的学习至关重要。
实践应用同样重要。理论知识需凭实验和案例来加深理解。例如,在学习材料的力学性能时,结合实际的拉伸、压缩、弯曲试验,理解应力-应变曲线的意义;在学习热处理时,凭模拟不同的热处理工艺,观察其对材料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这样不仅能增强记忆,也能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再者,定期复习和做题是巩固知识的有效方式。选一些经典的教材如《材料科学基础》(周志宏版)进行深入阅读,并配合课后习题进行练习。寻找历年的考研真题或者模拟题,进行定时模拟考试,既能检验自有的学习效果,又能适应考试的节奏和氛围。
团队学习和讨论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与同学组建学习小组,共享资源,互相解答疑惑,共同探讨难题。这种互动学习能激发思考,提升学习效率。
在备考过程中,保持好的心态也极其重要。考研是一场持久战,要有耐心和毅力,遇到困难不气馁,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自己一定能够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