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工业大学机械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想要政治的高分,首先必须解决选择题,选择题以多选为重点(我的学习方法是,马哲需要框架图,毛中特需要点对点的记,我是都跟这肖秀荣的步伐前进的,尤其是他的毛中特,出题点很好,不像什么2000题之类的,毫无重点,篇幅问题不一一展开),对于正常人,主观题到后来几乎没多大差距。要提高书写水平,字迹工整,卷面整洁,条理清晰,善于使用符号(如abcd等)。遇到之前没背过的大题,不要慌,在给出材料中,找出能用的话,然后以面积取胜。
考研数学方面:
阶段一:对于数学,我认为最理想的情况是在大学三年级下学期时,全面地阅读教材并完成所有习题,同时也要把李永乐的全书通读一遍。你可以选择全书或者36讲,我个人使用的是全书,建议线性代数部分参考李永乐的讲解。
阶段二:暑假期间,你应该再复习一次全书,并完成660题或1000题的练习。
阶段三:新学期开始,最晚到十月份,你需要启动真题训练,如张宇的真题大全解以及他的模拟试题,包括张宇的八套卷、四套卷、最后一套卷和超越五套卷等。主要焦点应放在真题上,如果时间紧迫,模拟卷可以适当舍弃。真题应在早上8:30至11:30之间按考试时间进行模拟。
阶段四:十二月时,腾出时间来回顾笔记和错题。你会发现如果等到最后几天才看笔记,内容太多无法消化,因此十二月应专注于浏览笔记,标记出自己掌握不牢固的部分,考试前夕只需复习这些标记内容。 数学学习需要持续不断,每个阶段的任务都应及时完成,否则会发现一旦落后,就会步步落后。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就考试而言我的英语一直都不算差,高考英语分最高,四六级裸考飘过,所以一开始我对英语还是不担心的,直到某天闲来无事做了一套真题,发现好多单词都不!认!识!(大学第一学期上了英语课就再也没碰过英语的下场),然后就开始背单词。这里强调一句,我觉得背单词是基础而且真的很重要。我最开始就是断断续续地背单词,刷过红宝书、刘一男、何凯文1575,先是总体刷一遍,再拎出来很陌生的单词,用过艾宾浩斯曲线的方法,感觉很有效。反正单词就是不断刷不断刷,现在时间还早,建议大家单词可以背着走,不求迅速背完,每天背一点儿,毕竟这是一个积累和不断巩固的过程。英语作文主要还是积累一些句型表达,大家可以自己看看书,整理一些适合自己的。阅读的话首先是单词量,然后是做真题,一是把真题中不会的单词拎出来背,二是摸清出题老师的一些套路,找到一些小技巧小方法就行。翻译只看了几套真题,这里强调一句:一定要把中文写下来!不能只在脑子里大概勾勒一下就好,只有写出来才能自己学会怎么组织语言,然后对比答案进行思考;完型更没怎么准备了,一是听说容易很难,二是考场上怕时间不够,也是只做了近几年的真题……所以大家后期最好还是自己进行模拟,才能完善考场上的时间分配,我就是没做好模拟,时间分配不好,加上我动作又很慢,写完大作文差不多过去一个小时(吐血),一看表直接慌了,小作文、阅读、翻译全是慌慌忙忙做完,阅读好多拿不准的,完型只能凭第一感觉连猜带蒙,所有的一切都来不及检查只能做一遍,出考场就说完了完了只想哭……所幸运气不错,还是蒙对了很多,感恩!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论力学,作为机械工程的基础学科,其重要性不言喻。它主要涵盖了静力学、动力学两大部分,涉及到力的作用效果、物体的平衡、运动规律等内容。在学习过程中,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是关键。
静力学部分,需深入理解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和作用线,以及力矩和力偶的概念。对力系的简化,如主矢和主矩的理解要深入骨髓。平面问题的解决,如静定和超静定问题,需熟练运用平衡方程。这里的关键在于清晰地画出受力图,并准确计算各力的效应。
动力学部分,牛顿三定律是解决问题的基础。动量守恒、动能定理、角动量守恒等原理的应用需灵活掌握。对振动问题,周期、频率、振幅等概念的把握,以及简谐振动的动力学方程的解法,都需进行深入研究。
再者,理论力学中的解析动力学,如拉格朗日方程和哈密顿原理,虽然难度较大,但却是理解和分析复杂系统动态行为的重要工具。这部分需一定的数学基础,特别是多元函数微积分的知识。
至于学习方法,我认为首先是理解为主,记忆为辅。理论力学重在理解物理现象背后的力学原理,不是死记硬背公式。多做题是提高解题能力的有效途径,尤其是历年真题,它们往往能反映出考试的重点和难点。定期复习巩固,不断梳理知识框架,将零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在实际操作中,我会选一两个典型问题深入剖析,以此带动对整个章节的理解。我也推荐大家寻找学习小组,凭讨论和交流,碰撞出新的思路,提升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