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法学理论考研经验与备考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大纲解析和肖秀荣1000题配套使用,看一节大纲解析做对应的习题,最好用铅笔做,因为肖秀荣的1000题题目质量挺好可以把不会的再做一遍。对于一些理科生或者政治基础不是特别好的小伙伴那么你的政治可能要稍稍花点功夫多看看大纲解析圈重点段和知识点去记忆和理解。我文科出生而且政治基础还行,当时肖秀荣1000题做完了以后又做了大纲解析配套的1000题给做了后来时间关系也没有仔细去复习。
考研英语方面:
我想重点谈谈后期的复习阶段,这个时期大家可能会感到有些混乱。对于英语来说,后期应重新聚焦于真题。阅读理解想必你已经做得相当熟练,所以此时的重点不再是阅读,而是要进行各专项的交错训练。首先,你可以开始着手翻译,大约在十月可以开始准备英语作文,我个人推荐王江涛的作文书,并且会去背诵它。当距离考试还有十周的时候,我会再次启动真题练习,安排在每周六下午限时完成一套。起初的几套我没有写作文,因为我还不太擅长,随后从周日到周五,我会逐一复习之前做的阅读、完形填空和翻译,每天一篇。新题型和完形填空的练习也会穿插在这个时间段,但不需要花费过多时间。别忘了,尽早开始背作文很重要,因为不可能一次就能牢记,即使很熟悉,之后也需要不断重复。特别是进入十二月,英语复习基本上就是以背作文为主了。至于完形填空,这是整个英语考试中最棘手的部分,需要大量时间来辨别选项,但每个空格只得0.5分,性价比较低,做完真题后也不必过于投入时间。
考研专业课方面:
法理学,它是法学的基础,研究法律的本质、作用、发展规律等核心问题。理解法理学,首先要掌握基本的概念和原理,比如法律的定义、法律的功能、法治原则等。这些知识点需深入理解并能灵活运用。关注法学界的最新理论动态也是很重要的,这凭阅读权威期刊和论文来实现。对这部分的学习,我认为关键在于思考和反思,不断追问“为什么”,形成自有的法律哲学观。
法学综合卷则涵盖了宪法、刑法、民法等多个领域,这就要求有广泛的法学知识基础。我建议采用“点线面”结合的方式进行复习,“点”是各个学科的关键知识点,“线”是各个学科之间的联系,“面”则是整个法学体系的宏观把握。例如,在复习宪法时,要清楚其在整个法律体系中的地位,理解公民权利和国家权力的关系;在刑法中,要理解犯罪构成要件和刑罚制度;在民法中,要掌握物权、债权的基本规则。凭做历年真题和模拟题,更好地理解考试的重点和出题方式。
在学习过程中,我还发现笔记和讨论是非常有效的学习工具。我会定期整理笔记,将学习的内容结构化,这样既帮助记忆,也能提高理解和应用的能力。与同学或教师进行讨论,从不同的角度深化对知识点的理解,也能激发新的思考。
我想强调的是,虽然这两门课程都需大量的记忆,但更重要的是理解和应用。法学不仅仅是规则,更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备考过程中,不仅要注重知识的记忆,更要注重能力的培养,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