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邮电大学人工智能考研经验与复习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的话,主要就是靠背,一战时我自认为是文科出身,很多相关的内容高中就学过,所以没有很认真地对待,算是拖了后腿,这是血一般的教训。二战痛定思痛,考前半个月咬牙去背、去理解。总之对于政治我用的是背这种最笨的方法,应该也是考研人最无奈最有效的方法。政治背过的内容有积累后,每天相应地做相关的选择题,能起到很好的巩固作用。我用的是肖秀荣的1000题,第一遍也用铅笔做,全部做完后擦掉重做。第二遍做完标出做错的题目,并在大纲解析中划出相关内容,之后重点看。第三遍着重做原先做错的题,加深印象,并且也节省了时间。政治复习我是从九月末开始的,太早开始容易把背过的东西忘掉,也浪费了时间。临近考试除了做选择题外,我也练了主观题,这有益于在考场上有做题的手感。原先听老师说过考研政治要将空白部分全部填满,这也算是一条经验吧,至少改卷老师不会觉得你无话可说。
考研数学方面:
一直对数学感兴趣,数学成绩也一直挺好,本科学的金融,数学上数学分析啥的,整个大学过去,唯一值得骄傲的就是所有数学都是满绩点。数学这块我用的参考书是李永乐的三套装:复习全书分阶训练、660题、真题。每天三个半小时复习时间按部就班的来,等到各种套卷出来可以选择的做。我当时除了这三套装,还做了张宇最后八套卷,最后四套卷,然后就差不多考试了。针对数学错题,我建议做题做倦了的时候拿出来看,类似题不会做时候拿出来看。我从六月份开始复习教材,做过复习全书,660题,30年的真题。
考研英语方面:
我重点说下作文吧,9月开始看王江涛的作文书,然后先看历年真题的作文,有时间我就先自己写然后再看王江涛的解析,时间紧的时候我就直接背,但是我不是通篇全背。我会先把这些历年真题的类型归类,然后积累并背好词好句,等要考试的时候每个类型背了一个模板以及小作文的大致通用模板。其实作文要想拿高分还是重在积累,判卷老师看的卷子多了,你要是只会写模板不会给高分的,平时看到阅读里的好句子也可以积累,在套用模板的同时写出自己的风格。
考研专业课方面:
通信原理的核心概念是不能忽视的。包括信号与系统、调制解调技术、信道模型、噪声干扰、编码与解码等基础理论,这些都是构建通信系统的基石。我建议初学者首先要对这些基本概念有清晰的理解,凭阅读教材和参考书籍来巩固基础知识。
深入理解数字通信系统是关键。从信号的数字化到编码、传输、解码的过程,每一个环节都有其独特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例如,了解并掌握PSK、QAM等调制方式,以及CRC错误检测和纠正编码,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数据如何在复杂环境中安全、有效地传输。
再者,实践操作同样重要。理论知识需凭实验来验证和深化。尝试使用MATLAB或者Python进行仿真,模拟通信过程,这样既能提升动手能力,也能加深对通信原理的理解。
研究最新的通信技术和标准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比如5G通信、物联网(IoT)中的通信问题,甚至是量子通信等前沿领域,都能视野更宽广,思考更深入。
我强烈推荐参加一些讨论组或论坛,与他人交流学习心得。每个人对知识的理解角度不同,凭讨论碰撞出新的火花,也凭解答他人的疑问来检验自有的理解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