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于今天(4月3日)上午举行。会上,上海西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谭黎敏作了发言。
这家企业是什么来头?“科创”“人工智能+无人驾驶”“出海”“本土孕育”或许是西井科技的关键词。
西井科技目前坐落于上海长宁“硅巷”,是上海孕育成长的科创企业的代表之一。企业以人工智能和自动驾驶技术为锚点,为集装箱大物流场景提供全流程数智化和绿色化解决方案,并打造出全球首款正向研发的无人驾驶重卡。目前,西井科技的产品已落地全球28个国家和地区,服务覆盖逾200家大型集团客户,持续向世界展示中国科技企业的“专精特新”。
西井科技的产品在秘鲁港口应用。西井科技 供图
当智能网联新能源重卡将新质生产力带到秘鲁钱凯港,当无人驾驶卡车在英国码头穿梭作业,西井用数年时间,将海派文化的开放基因转化为技术出海的硬核实力。
西井科技的产品在秘鲁港口应用。西井科技 供图
回望过去十年,谭黎敏对上海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感受很深,“可以说,西井科技成立近10年来的发展历程,正是上海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与民营经济蓬勃活力相融合的缩影。”
谭黎敏介绍,2016年,企业从“上海硅巷”科创街区的小弄堂起步时,团队只有不到10人,“但那时政府便关注到我们,主动上门送产业和人才政策、送服务和培训。”此后,受益于“政会银企”四方合作机制,企业还从多家沪上金融机构获得一系列科技供应链金融整体解决方案。谭黎敏介绍,正是依靠这些来自市区部门多方面的呵护与帮扶,西井科技不仅将核心技术拓深夯实,更全力将业务版图拓宽出海。
“我们深刻感到,上海凭借得天独厚的国际化都市底蕴,正在成为中国开放与连接世界的超级枢纽与有机生命体,助力优质产业‘走出去’与全球资源‘引进来’,持续激发着民营经济发展活力。”谭黎敏说。
在4月3日的上海市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上,谭黎敏也从企业角度提出了更多期盼。他希望,上海能被进一步打造成中国民营经济活水的“入海口”与“出海口”。入海是汇聚全球科创优势资源,出海是要助力民企增强国际影响力。
谭黎敏期待,上海可以打造企业出海的“语料库知识库”,通过搭建经验分享平台,将先行出海且成绩斐然的国企、民企等标杆企业纳入服务典型案例,打造出海经验的大模型。此外,期待上海借助集聚的国际顶尖财务、法务及人才等专业服务机构,搭建一站式、数字化的中国企业出海服务平台。“相信只要搭建好使用好这类服务平台,各类优质民企都会被吸引汇聚到上海,把申城作为首选出海点。”谭黎敏说。
西井创始团队起初专注于AI算力的研发,随着市场和技术的发展,开始转向AI识别的研发和应用。经过深入的市场调研与内部迭代,2016年,西井团队用人工智能技术,直面集装箱海港货物装卸时人力不足且成本较高的痛点,用四个月时间打造出边缘计算+自研AI识别算法的组合拳,让集装箱各种箱号数据成为港口的“数字信使”。就像为物流网络装上神经元,每个集装箱都成了可追踪的智能像素。
深入海港,团队发现多个应用场景其实可以串联,从而更好地服务客户。团队挖掘到海港场景卡车司机短缺的痛点,逐步在封闭码头将无人驾驶规模化,并逐渐将其发展为该场景下高营收占比的业务。在形成整套服务能力与解决方案后,团队开始横向复制和拓展,聚焦于集装箱及其上下游产业链,探索标准化大物流载体的上下游枢纽智能化提升。就这样,西井一步步将技术转化为系统,将系统转化为产品,以海港为第一个突破点和支点,撬动起跨越海陆空铁的物流网络,构筑起高效的智慧物流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