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思想史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相信大家也都知道,政治真正能拉得起分的是客观题,主观题大家都差不多。所以我从十月份复习政治开始就在看大纲。也做1000题,看一章做一章的题目。我一共看了五遍大纲,每一遍都尽可能看的仔细一点。十一月份中旬我也尝试过背诵《风中劲草》,不幸的是,我觉得风中劲草里面虽然都是凝练的知识点,但是我不太习惯这本书的排版,我不太能建立起框架,所以我就放弃了,就回归到大纲。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的重要性我想不要我多说了,数学是最容易拉开分数的一门课,俗话说:得数学者得天下。我是从大三下学期开始正式复习考研的(如果你想考好一点也更早一点更好),数学就是基础要扎实,我还对着考试大纲把书上的每一块都过一遍,课后习题都仔细做一遍,这个阶段大概花了两个月的时间,之后便开始攻克李永乐的复习全书,我觉得复习数学这本书是必备的,因为它既注重夯实基础,也能提高解题思路。这本书一定要花心思去做,有不懂的问题要自己先考虑,实在不行再看答案,注重看里面的解题思路,只有思路清晰了,下次遇到同类型的题目才能上手。我在7月份把全书第一遍全部看完,然后继续第二遍。到考研之前大概看过三遍吧。强调一点,数学是考做题的,而不是看的,不管题目你看上去会不会,一定要动手去做,好多人都吃过这个亏,觉得有些题目看上去都会做,但是真正做的时候不一定能做的对。希望大家踏实一点,一定要多练习。
考研英语方面:
我当时是以《考研英语拆分与组合翻译法》这一本书为主要的复习资料,把上面的真题做了两遍。第一遍,翻译完一年的题之后,摘抄出不认识的单词和词组,进行强化记忆。之后对照标准译文纠正对原文的理解,学习并总结涉及到的拆分与组合技巧。学会运用这些技巧,这才是最重要的。第二遍,对不认识的单词和词组进行记忆并掌握各种句型的拆分与组合技巧后,这一遍要能够把句子翻译完整并且通顺,注意措辞,力求达到“雅”,符合汉语习惯。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经济学的学习,基础理论的理解至关重要。你需掌握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如供求关系、边际效用、市场均衡、国民收入核算等。这些基础知识构成了经济学的基础框架,对理解后续复杂的经济模型和政策分析至关重要。我建议使用萨缪尔森的经典教材《经济学》,这本书深入浅出,非常适合初学者。
经济学是一个动态的学科,需关注时事热点并尝试用所学理论去解释。例如,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国内政策的调整、企业行为的研究等,都作为理解经济学原理的实际案例。我经常阅读《财经》、《经济学人》等专业杂志,以此来拓宽视野,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再者,计算题也是经济学考试的重要部分。需熟练掌握供求曲线的移动、弹性计算、成本收益分析等基本技巧。我通常会凭做大量的习题来巩固这部分知识,像曼昆的《经济学原理》后的习题集就是一个很好的练习资源。
经济思想史部分则需理解不同经济学家的思想及其影响。从亚当·斯密的自由市场经济理论到凯恩斯的需求管理,再到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都需深度阅读原著,理解他们的观点和批判。我建议结合历史背景,理解这些理论产生的根源,这样更深刻地领悟其内涵。
在学习过程中,我强调自我总结和思考。每学习完一个章节或一位经济学家的观点后,我会尝试用自有的话复述一遍,看看是否真正理解了。定期进行模拟考试,评估自有的学习效果,找出弱点,及时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