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电子信息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11月底肖八(肖秀荣八套卷)就出来了,肖秀荣的题目是中规中矩,经过1000题的训练,我选择题分数在38分左右,因为我还没看时政题目,时政也只要用肖秀荣的一本时政小册子就行了,把小册子上面的时政题做熟,足以。我搞完时政,选择题就在42分左右了,如果政治想冲刺80的话,肖八的大题也要挑重点背一背。12月,肖四出来,大题都尽量背下来。徐涛的小黄书在十一月底出,拿到书赶紧背,小黄书的答案比肖秀荣的答案要好,一样的逻辑清晰,背起来非常流畅,如果不放心不买肖四,我建议两个都买,对比着背,我就是这样的。其他的模拟题我都没做,没有时间了,我已经把政治里最精华的两大家资料用过,其他时间就留给了专业课。
考研数学方面:
在第一轮复习《全书》时,通常需要大约50天的时间,每天投入6到8小时的学习。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阅读速度,估算出每天可以完成的页数,然后将总页数除以这个数字,再加上预计的休息日,就能计算出完整复习一遍所需的时间,我用了50天左右。在开始每个章节之前,首先要浏览数学的大纲,理解“了解”、“理解”、“掌握”和“会用”的区别,并识别关键知识点。接着重温一遍笔记,最后再深入学习《数学复习全书》的相关章节。对于书中每一章的所有例题和课后练习,都应独立思考并动手计算,分析每道题目涉及的知识点,确保彻底理解每一道题,除非个别题目过于基础。
考研英语方面:
每个人记忆英语单词的方法不尽相同,我个人偏好于静静地坐在教室里默默记忆,再在纸上反复书写关键词汇。当然,也有人觉得在户外朗读更有效,这完全取决于个人喜好。推荐一种实用的记忆策略——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法。比如,我每天学习一两个单元,标记出不熟悉的词;第一至第五个单元构成第一个阶段,在完成这个阶段后,回头复习这些标记过的词,再次标记仍然陌生的单词。接着,开始学习第六和第七个单元,即第二个阶段。持续这个过程,到了第四个阶段,你需要回顾之前所有的单元,重温所有未掌握的词汇并做标记。这样不断循环,你会发现无论翻到哪一页,单词都变得熟悉起来。我就是这样反复背诵了八遍整本书。此外,我还把1997年以来的真题中不认识的单词及它们的解释、重要释义整理到笔记里,并每日进行背诵。记住,单词的记忆是靠一次次的重复,如果你觉得记不住,可能只是重复不够。随着复习次数增加,自然就能牢记于心。
考研专业课方面:
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涵盖了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网络四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有其独特的难点和重点,需有条不紊地去理解和掌握。
对数据结构,理解并能灵活应用各种数据结构(如链表、栈、队列、树、图等)是基础,算法设计与分析则是核心。我建议凭编写代码来加深理解,刷题也是提高解题能力的有效方式。LeetCode和牛客网都是很好的在线平台。
计算机组成原理则更偏重硬件,包括CPU、存储系统、I/O系统等。这部分需理解基本的逻辑门电路,熟悉指令系统,理解计算机运算过程。我推荐王道论坛的相关教材,它的讲解深入浅出,配合实际操作,有助于提升理解。
操作系统主要关注进程管理、内存管理和文件系统等内容。理解多进程和线程的概念,掌握虚拟内存管理,理解磁盘调度算法,这些都是关键。动手实践如Linux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也能帮助深化理论知识。
计算机网络涉及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等多个层次,TCP/IP五层模型要熟练掌握。重点关注TCP和UDP协议,以及HTTP、FTP等常用应用层协议的工作机制。《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版的书籍详细且全面,非常适合自学。
学习过程中,切记不能死记硬背,要注重理解和运用。遇到难以理解的知识点,找师兄师姐或者教师教,也利用互联网资源进行深入学习。定期自我检测,凭做历年真题或模拟题来检查自有的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