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流体机械及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九月我才启动政治复习,成绩并不突出。那时我着手阅读《命题人知识点精讲精练》,快速通读,仅是大致了解,目的是建立对政治的感性认识。看完一遍后,我便开始做肖秀荣的1000题,这本习题集设计得很棒,覆盖了大量的知识点,帮助定位重点,因此我做得非常用心。在做1000题的同时,我会查找《知识点精讲精练》中的对应内容来巩固。此外,我还利用了《形势与政策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核心预测》的小册子,多次练习其中的选择题,而书中的文字材料并未深入研读。在四套卷发布前,我没有特意背诵政治内容,主要是通过不断做题来巩固记忆。毕竟选择题不需要死记硬背,四个备选答案摆在眼前,有个大概的认识就能选出正确答案。这种方法对我解决选择题很有效,八套卷和四套卷的模拟测试中,我的选择题部分大约得了40分,最终考试实际得分39分,我已经相当满足了。总之,对于选择题,反复刷题以增强记忆和提升直觉是很关键的。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需要花很多时间,我数学基础一般般,配合教材,做好笔记,边看边做相应的题。总结了各种题型以及考点,分为基础篇和提高篇,有很多经典的题,难度适中。数学最好是在九月份开学之前把所有的基础知识过两遍,基础和强化完成,习题也要全部做完一遍,熟练掌握所有知识点。九月份开始做历年真题,在这之前千万不要做真题!真题要按照考试的时间要求来做,做完了仔细校正,总结得失。真题要反复做,至少刷3遍。数学最忌讳只做题不思考不总结,做大量习题的目的是为了见识题型,总结经验,看到题目的条件就知道相应的知识点,题目的每一句话都会对应一个条件,怎么将题目的话转变为你做题的条件就需要大量的练习与总结。可以准备一个错题集,将你做错的题,做到比较新颖的题,比较常考的知识点都记录下来(比如麦克劳林公式,泰勒公式等
考研英语方面:
单词部分。考研英语单词并不是所有词都要非常熟悉,有的词只需要看到时候认得即可,有的词甚至可以忽略不计。首先建议大家用词根词缀法记忆,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办法。其次是通过真题记单词。要充分注重真题中的单词,考研英语阅读的单词重复率很高,85%都是重复出现的,这些重复出现的词汇就是我们必须要熟记的。所以一定要学会在真题中积累单词。我的做法是每做一篇就把所有不认识的单词都查出来,形成自己的单词本,然后不断的记。再次是到了后期可以分类别记单词,主要是将真题中的单词分类,如社会,经济,法律,一定要充分利用碎片时间。关于阅读:我觉得现在大家可以多看看题源上的文章,一是扩展知识面,二是找阅读感觉,多看,多读,多想。到了7月份以后,就开始强化真题阅读。
考研专业课方面:
材料力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它主要研究的是固体在受力时的变形和破坏规律,对专业,理解并掌握这些知识至关重要。基础概念的理解是关键,例如应力、应变、强度、刚度等,这些都是构建材料力学理论框架的基础。深入理解这些概念,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是学习的第一步。
要熟练掌握各种材料的力学性能。不同材料有不同的力学特性,如弹性模量、泊松比、屈服强度等,了解这些参数的意义并能在计算中正确应用,能够帮助准确预测材料的行为。熟悉常见的材料试验,如拉伸、压缩、弯曲试验,也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材料的力学行为。
再者,解决材料力学问题的方法论也很重要。无论是直接法、间接法还是叠加法,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情况,需按具体问题选合适的方法。画出应力应变曲线,分析破坏机制,也是解决复杂问题的有效工具。
,习题练习是巩固知识的重要环节。凭做题,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解题能力,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建议大家不仅要完成教材上的例题和习题,还找一些历年真题或模拟试题进行训练,这有助于适应考试的风格和难度。
不要忽视实验环节。实验室提供了直观感受材料力学特性的平台,亲手操作加深理解,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