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电子信息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想要比别人分高,就得多付出一份努力,并且政治的付出与收获确实是成正比的。现在8月份了,政治可以开始了,政治里面东西谁都看得懂,但用不好,记不住,这就变成和英语单词有点类似了,我的老师给我讲了很多理解性的内容,这让我后期少背了很多东西。还有,大家统一的弱项是多选题,攻克它的办法也是死的,多做多选题,做完多看,慢慢命中率就会好的。我的经历是,做了一本1600题(忘记谁编的了),一本肖秀荣的1000题(这本很好,单选、多选,大部分有答案解释),一本任淑芬序列二,基本正确率跟三分球命中率一样的低,但是,没关系,需要这个过程!特别注意到复习的最后一个月,什么肖秀荣,任淑芬,徐之明的最后几套,记得统统买了,两个字做和背,当这些是你考试的模拟题(做整套),不要想什么压不压得到题,就像你高中考了那么多次月考,你不也没想过押题吗,所以当做模考就行了,你多模拟一次就比别人多一次考试的感觉。做完对答案,认真分析自己不足,放心,你的水平会有质的提升。当然,别忘了做和分析真题啊,这可是你考试的祖宗啊。
考研数学方面:
考前一个月左右就是总结阶段加做真题阶段:这个阶段我的感觉是复习起来很轻松,因为之前训练的缘故,我一直告诉自己:你已经由量变发生质变了,所以见到题就大概会有个思路,所以比较轻松。这个阶段主要就是每天一套真题,然后对答案,把错的题圈出来,思考为什么错了,哪个知识点的问题还是一时大意,一时大意的用斜杠圈出,然后在做一次,做对再不用管,做错把斜杠变成三角形,表明这个题知识点不清楚,下次复习可以在看看,然后在笔记本上记录对应的知识点,常常翻阅。数学一直是我的优势学科,最后考试考得低是因为我总是马虎算错数,诶,怎么改也改不了,请不要关注在这个点上了。
考研英语方面:
我大概讲一下冲刺阶段吧:这个时候可以把所有题型的笔记拿出来快速过一遍,然后开始13-19真题的实战演练(除作文)。每做完一套,同样用“3遍式”认真分析阅读。同时每天花0.5—1小时分话题背大小作文,在考前需要全覆盖话题。另外,每天抽空余时间快速过单词。还有多余时间想做模拟题的同学,也可以练练手感,市面上的绿色封面的模拟题偏简单,张剑的适中,何凯文的模拟题炒得很火,偏难但据说做完有收获,大家可以自己考虑。每天2.5小时左右。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光电测试技术》,这门课程的核心在于理解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基本原理以及如何利用这些原理进行光电转换和测量。重点内容包括光电效应、半导体光电器件的工作机理、光学信号的检测和处理等。在学习时,一定要深入理解物理基础,如量子力学的基础知识,这对后续的学习至关重要。实操能力也非常重要,尽可能多地接触实验设备,凭实践来巩固理论知识。关注最新的光电技术发展动态,了解前沿的应用场景,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门学科的实际应用价值。
《自动控制原理》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主要知识点包括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系统的数学模型、稳定性分析、控制器设计等。理解系统动态行为的关键在于掌握拉普拉斯变换和传递函数,这是构建系统模型的基础。对控制器的设计,要熟练运用PID控制、根轨迹法、频域法等经典控制理论。理论学习的,动手做几个小项目,比如搭建一个简单的控制系统模型,会你对控制原理有更直观的理解。
在学习过程中,我强烈建议大家多做题,尤其是历年真题。这不仅检验理解程度,还能你熟悉考试的出题风格。定期回顾和整理笔记,将零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自有的知识网络。遇到难题,寻求同学或导师的帮助,或者在网上找到相关的讨论论坛交流解题思路。
保持好的心态和规律的生活习惯也是成功的关键。复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保持身心健康,更好地应对高强度的学习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