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电子信息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我是理科生从文,提起政治就头痛,可是还是那句话,你要是发挥失常会被拖下很多分的,所以我也只能咬牙啃政治,我基本上是从8月份开始准备政治的,其实个人建议在当年的红宝书出来前,还是要把肖的1000题中的马哲部分结合以往的大纲解析做妥了。我后来1000题就只是过了一边没有再回顾错题,但是政治的客观题其实在做踏实1000题之后应该就是能做到多选错在3个以内了。得客观题者得天下,目标是考试前你做的模拟题的客观题单选多选最多只能各错两个。 我最惆怅的主观题,因为总觉着理科生出生不会编句子,不会就写不出东西了,不过老师给讲了很多的解题技巧,还有答题的套路,而且到后来一个月狂背的时候买了20天20题还有肖4,基本就下笔如有神了。 时政。政治基本上我都是买的肖的系列。
考研数学方面:
因为底子不好,最基本的知识都不记得,我看了一遍课本觉得没有太大用。线性代数我极力推荐李永乐的那本辅导书,就是红色那个,总结的非常好,我是基础之后开始做全书的,一直到了6月份,暑假是个黄金期,做第二遍全书,这时候才感觉数学做的不那么费劲了做练习题,不过还是离不开辅导书,就这样到了十月份开始做真题,总结历年考点,重点学习,巩固知识点,之后进入模拟状态,这时候就不要看任何资料了,给自己规定时间,当作考试来看待,查漏补缺,得数学者得天下,每天都得做数学题,直到考研前一天!然后就是做660题,这本资料主要用来练选择和填空,题目也比较难。考查的内容很深很细,如果时间不够可以不做。
考研英语方面:
首要任务仍是词汇积累,起初我只是草率地记了一遍单词,随后便将其搁置,转而直接投入真题的练习。然而,在我用模拟试题评估考研准备时,我发现成果并不如预期,尽管熟记了一些常考词汇,但许多基础词汇依然陌生。每年的英语考试总会包含一些未曾出现的新词,仅依赖真题来学习词汇显然是不够的,因此务必对此谨慎对待。之后,我开始认真对待单词记忆,几乎每天都从头至尾复习。阅读理解方面,没什么捷径,就是多练,每日坚持做一些篇目以保持语言感觉,并且做完后要彻底理解,明确错误所在。对于令许多人头疼的写作部分,初期我感到无从下手,主要通过背诵模板,针对不同主题的作文进行朗读和背诵,写作时则按照这些范文的框架模仿,逐渐能够独立创作。我大概每星期写一篇作文,不能偷懒。随着写的越来越多,你会发现自己竟然爱上了写作,因为脑海中积累了太多的精彩句型。那时,你的困扰可能就在于难以抉择使用哪一个最佳。到了那个阶段,你就应该开始整理属于自己的个性化模板了。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基础概念至关重要。数字电路的基础知识包括逻辑门、组合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等。每个部分都有其特定的概念,比如AND、OR、NOT、NAND、NOR等基本逻辑运算,以及dff(D型触发器)、JKFF、TFF等时序逻辑元件的工作原理。深入理解和掌握这些基础知识,是构建整个数字电路知识体系的基石。
熟悉并掌握数电中的设计方法。例如,Karnaugh地图(卡诺图)用于简化布尔函数,状态机设计用于构建时序逻辑电路。这些工具和方法不仅在理论考试中重要,在实际应用中也有很大作用。我建议多做练习题,凭实践来熟练运用这些方法。
再者,电路分析是另一大重点。需理解并能计算各种逻辑门的输入输出关系,了解摩尔定律和香农定理,还要掌握一些重要的集成电路,如74系列、54系列等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式。对复杂的数字系统设计,需有抽象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技巧。
动手实验也是提高理解的好办法。利用电路板或者仿真软件,亲手搭建和测试电路,直观地看到理论如何转化为实际效果,这对深化理解非常有帮助。我记得我在备考期间,就经常用Multisim进行电路模拟,这样的实践我对数字电路有了更深的理解。
要注重复习和总结。定期回顾所学内容,整理笔记,形成自有的知识网络。每学完一个章节或一个主题,都要尝试自己讲解一遍,这样帮助巩固记忆,也能发现自有的盲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