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中国史考研经验与备考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考完政治后,直觉告诉我选择题可能表现平平。简而言之,我主要分享一下我的复习资料。我遵循了肖秀荣老师推荐的路径,使用了《精讲精练》配合做了两遍《1000题》,还研究了历年真题以及权威的《八套卷》和《四套卷》。此外,我还利用《风中劲草》在后期进行了系统性的背诵。考前,我做了各类预测卷来磨炼选择题技巧,由于这些题目质量良莠不齐,我并不太在意正确率,而是注重保持做题的感觉。对于主观题,我依赖真题及肖八肖四,通过看答案、归纳总结并进行背诵。政治学习不用过早开始,关键是要多阅读,多记忆,毕竟有时候理解和洞察能力也很重要,而且时事政治是绝对不能忽视的。
考研英语方面:
我单词书很认真的背过,六级过完看考研单词书觉得很熟悉,很多单词都是重叠的,这无疑减轻了我许多复习的负担。最开始我选择的考研单词书是红宝书,在背第一单元的时候简直就是煎熬,因为不但单词不认识,每个句子理解起来也特别费劲,我一个句子一个句子的翻译,把每个句子里面的生词都标出来,平均看完一单元需要一个多小时。基础工作做完后,我就开始默记单词、读句子。这个过程非常漫长,其实有利也有弊。红宝书的弊就是尽管你觉得单词你都记住了,但是换一个语境你就完全不认识它了,而考研英语单词的意思又是非常多变灵活的,所以看到阅读会有种单词白背的沮丧感。我为了克服这个不足甚至手工把红宝书中我觉得我第一眼看到不理解意思的句子全都摘了出来,训练自己看到句子就能结合语境理解单词意思的能力。然而,它还是有利的。我相信我后来学习英语的轻松跟我当时扎扎实实用最笨方法背过单词是分不开的。我的第二本单词书是朱伟的恋练有词,是我人生中唯一看完的单词书,书也是我极力推荐的。因为它是按单词来分,把单词在每个考研真题句子中出现的意思都列出来,结合了背单词、练语感、阅读理解断句甚至写作的能力。我从7月到9月又把这本书过完第二遍。每天都有固定时间读这本单词书,总共过了三遍左右。
考研专业课方面:
中国通史是一门涵盖从远古到现代,跨越数千年的宏大课程,它要求对历史事件、人物、制度、文化有深入的理解和综合分析的能力。基础扎实是关键。你需全面阅读教材,如朱绍侯的《中国古代史》、张岂之的《中国近代史》,以及王明锁的《中国现代史》等,这些都是构建你历史知识框架的基础。要注意各个时期的历史脉络和主题,例如封建社会的形成与发展、近现代中国的转型与变革等。
深化理解。历史不仅仅是事实的堆砌,更是对人类社会演变的解读。对重要的历史事件,如秦朝的统一、辛亥革命等,需深入思考其背后的原因、过程及影响,理解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尝试将历史知识与现实相联系,这会帮助你更好地记忆并理解历史。
再者,史料研读不可忽视。中国通史的学习离不开原始文献的阅读,比如《史记》、《资治通鉴》等,它们能提供第一手的历史信息,使你更接近历史的真实。尝试解读这些史料,分析其背后的含义和作者的立场,这是提高历史素养的重要途径。
做笔记和复习至关重要。整理知识点,构建自有的历史时间线,标注重要事件和人物,这既帮助记忆,也有利于在后期的复习中快速回顾。定期进行模拟试题的练习,既检验学习效果,也能熟悉考试题型和答题技巧。